鎮、社區干部和黨支部成員在“和鄰小院”議事。
【資料圖】
“鎮黨委正式發文,批復同意成立元禾別墅功能型黨支部,吳全偉為支部書記。”8月29日,隨著海曙區集士港鎮相關工作人員的宣布,只有16戶居民且沒有物業沒有業委會的微型小區——元禾別墅有了破解管理難題的利器。
元禾別墅屬于明馨社區,地處集士港鎮老鎮區內,共有18棟獨門獨戶落地房。現有住戶16戶,另有2棟辦公用房。
“我們是20多年的老小區,沒有天然氣管道,沒有消防栓,院子外的鐵柵欄、臺階也都銹蝕老化、破損不堪。”吳全偉說,因為沒有業委會也沒有物業,這些問題長期沒法得到解決。
今年65歲的吳全偉退休前是梁祝公園的辦公室主任,2000年就已經入住元禾別墅。“包括我在內,小區一共4名黨員,之前就已經在積極探索居民自治。現在有了這個功能型黨支部,我們能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社區和港都名仕南區小區共治委員會正在現場解決亂拉線的問題。
居民自治:通了天然氣管道,改建了自來水管
直到2015年,這個小區的居民一直使用罐裝煤氣。“有一天,居民們在一起說到了這個事情,推舉我來為大家解決。”吳全偉沒有推辭,利用自己的關系找到了燃氣公司,并前前后后五次上門和相關負責人交流協商。
2015年8月,居民家里終于通上了天然氣,再也不用自己去扛煤氣瓶回家燒菜了。“每戶人家出3500元,大家都很樂意。”與此同時,在埋設天然氣管道的時候,他們還順便把小區里的自來水管道也改建了。“原來的自來水管道埋得淺,有時候出水很小,有時候因為暴曬很熱,冬天還會因為冰凍爆管。”
小區里面以前沒有路燈,夜里出來也有一定危險。也在同期,吳全偉帶著居民們把路燈也安裝好了。“這些建設項目極大地方便了居民日常生活,資金都是我們自籌的。”吳全偉說,小區鄰里之間的關系非常好,家里燒了什么好菜,經常拿出來分享。這也是他們能順利啟動并完成這些建設項目的原因。
近年來,隨著私家車越來越多,作為沒有圍墻的開放式小區,外來車輛到小區亂停車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吳全偉再次站出來,和居民們一起商議后決定安裝道閘,禁止外來車輛進入。今年3月,這個道閘就和視頻設備一起到位了。明馨社區則在小區內規范劃定了停車位。“現在,我們居民再晚回來也有地方停車了,感覺享受到了有物業般的服務呢。”一名居民拿出一個遙控,輕輕一摁就打開了道閘。
當天,鎮、社區,以及四名黨支部成員在元禾別墅小區查看閑置用房,設計居民活動中心。
成立黨組織:設計居民活動中心,接入消防栓
當天,正式成立后的元禾別墅功能型黨支部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設計小區的居民活動中心。
小區里有一套閑置用房,鎮里決定出資修繕后作為小區的活動用房。但因為那套房子已經閑置了近20年,外墻上的瓷磚已經脫落嚴重,里面也是破敗老化,甚至還漏水。吳全偉帶著另外三名支部黨員全面細致地考察了房子,對房子的布局以及設計都有了初步想法。
“我們打算在一樓布置健康小屋和一些活動室,二樓則以靜為主,比如會議室、小朋友閱讀室等。”吳全偉說,他們還打算咨詢其他居民,看看還有沒有更好的意見和建議。待這次臺風影響過去后就進場施工,并力爭在年前完工。
黨支部要做的另外一件大事,則事關小區每名居民的人身安全。在規劃的活動中心前面,小區已經建成了一個微型消防站,里面有各種消防器材,包括滅火器、消防皮管等。但小區里面和周邊都沒有消防栓,也意味著這些消防皮管沒有用武之地。“雖然可能又要對小區路面‘開膛破肚’,但我將征求全體居民的意見,最好能接入消防栓,消除消防安全隱患。”
另外,院子外的鐵柵欄生銹腐蝕,臺階也都破損了,功能型黨支部決定在征求全體居民同意的情況下,對這兩個地方進行修繕。
那今后小區有事怎么辦?作為網格民情聯絡員也是黨支部成員的許新穆主動“貢獻”了自家庭院,打造為一個開放式居民議事空間——“和鄰小院”。到時候,小區有什么大事小情,居民們都可以坐在“和鄰小院”一邊喝茶一邊座談,最后形成一個統一意見。
其他零星房屋:成立小區共治委員會,準備引入物業公司
而在集士港,像元禾別墅這樣沒有業委會也沒有物業的零星房屋(小區)不止一處。“我們根據零星房屋的具體情況,采用不同的形式解決他們的管理難題。”集士港鎮相關負責人說。
比如,同樣屬于明馨社區的港都名仕南區成立了小區共治委員會。港都名仕南區建于2003年,共2幢房屋5個樓道,居民34戶。今年7月19日,集士港鎮工作小組召集小區業主召開了“港都名仕南區全體業主議事會”,選出了共治委員會小區代表3人,并通過共治公約。
“我們還對小區物業管理、設施優化等工作進行商討,同意引進一家物業公司入駐服務,業主初步表達了繳納物業費的意愿。”社區黨總支書記龐天兵說。
8月7日,社區再次召開“港都名仕南區全體業主議事會”,通過了港都名仕南區物業服務方案,其中首年上繳的物業費用均作為小區維修專項基金,物業提供免費服務。讓人欣喜的是,與會業主還在場繳納物業費以及道閘安裝費用。
這個小區共治委員會還針對小區居民提出的外圍商鋪餐飲店帶來的油污、噪音等問題,在鎮工作小組及綜合執法隊的協助下,現場檢查了一家大排檔,就油污和噪音問題進行溝通,商鋪答應一周內清潔油污,并承諾不產生噪音。
陳家漕苑小區位于集士港村,一共5棟樓,居民107戶。在村黨組織的牽頭下,這個小區開始了自治。居民們已經完成了停車位和消防通道位置劃線;整治電線、網線亂拉情況,外墻上入戶小皮線仍較雜亂,需要進一步整治;對小區綠化進行了一次修剪……
記者林偉 通訊員王雯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