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龍網訊(記者 劉美君)4月,北京市舉辦“民營企業服務月”活動。5月19日,記者從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服務月期間,全市共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活動385場,征集崗位信息約12.3萬個,為2.1萬余戶次企業提供服務,幫助1.9萬余人次簽訂就業(意向)協議。
依托就業服務專員提供助企惠企一站式服務
在服務民企過程中,本市充分發揮北京市就業服務專員網格化優勢,廣泛收集民營企業招聘崗位信息,夯實“全面摸查+用工指導+招聘對接+政策幫扶”的服務流程,實現助企惠企一站式服務。
(資料圖)
其中,東城區按照“三員服務”穿針引線工作思路,通過就業服務指導人員組織策劃,就業服務專員“敲家門”入戶了解需求,企業招聘專員匹配需求甄選崗位,將招聘活動送到勞動者“家門口”。豐臺區聚焦用工規范、社會保險、退休待遇等一系列民生領域,深入企業開展“‘鋒’華正茂青春行 人社服務進企業”主題交流活動,引導企業規范經營管理行為,進一步提高企業在用工管理及勞動爭議處理方面的能力。石景山區開展“集智石景山”創業沙龍活動,為10家有意向遷入本轄區發展的企業,全面講解就業創業、就業補貼等政策及“石惠十條”。昌平區舉辦用工指導專題講座,采用“線下專題講座+線上直播課”雙服務形式,詳細解讀現實案例,進一步提升企業管理、實施有效招聘的針對性和指導性。海淀區依托轄區微信公眾號,創新打造“家門口就業地圖”,通過歸集企業招聘信息,精準定位工作地點,促進求職群體就地就近就業。
25場“人社局長進民企”活動為企業送政策送服務
服務月期間,全市16個區及經濟開發區共組織25場“人社局長進民企”活動,深入35家轄區企業搞調研、摸情況、送政策、定措施,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其中,通州區邀請中智、外企(FESCO)等經營性人力資源機構,共同走訪甘李藥業等轄區重點企業,進一步推動完善“政府+市場”雙輪驅動,鼓勵引導經營性人力資源機構共同助力北京城市副中心“3+1”主導功能、六大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懷柔區組建民企工作專班,走進轄區科學城實地探訪,集合6家企業圍繞就業政策、合法用工、人才引進、招工培訓等領域組織座談,企業的困難由局長現場督辦處理,形成掛賬問題清單,后續跟進協調解決。豐臺區為轄區188家缺工企業建立“一企一策”幫扶清單,將援企穩崗等政策“大禮包”直達企業,人社局長走進北京廣播電視臺直播間在線分享轄區優化營商舉措。朝陽區為零碳園區、鏈家集團、Boss直聘等轄區重點產業園區和企業,制定“一企一策”服務舉措。密云區實地調研為轄區吸納就業、民生服務、抗疫公益等方面做出貢獻的民營企業,向企業送政府溫暖、送就業幫扶、送惠企政策。
特色專場招聘活動直達百姓“家門口”
本市不斷拓展就業渠道,豐富招聘活動內容,探索進商圈、進校園、進園區就業服務新模式,推進現場招聘活動直達百姓“家門口”。
其中,市區聯合舉辦“‘百姓就業’進社區”系列招聘服務活動,“西城專場”現場開設老字號招聘專區,創新開設非遺盤扣制作體驗課堂;“昌平專場”為企業開通24小時需求對接通道,市、區、鎮、社區四級聯動,攜手百企穩崗拓崗。房山區在梨花節為“專精特新”中小微企業助力送崗,針對農村剩余勞動力等重點群體,將專場招聘活動“觸角”下沉至村民家門口。門頭溝區開展“崗位進校園,才聚門頭溝”校園招聘活動,并圍繞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門頭溝區產業發展情況及人才引進需求,與北京林業大學共商座談,為進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奠定基礎。懷柔區以“安全規范用基金·守好人民‘看病錢’”為主題,將醫保報銷、異地就業備案等常用醫保政策宣講,帶進招聘會現場。
服務月期間,本市匯聚市人社局官網“就業超市”以及“就業在北京”微信公眾號、移動公交電視、北京廣播電視臺融媒體等資源,共同打造首都特色“就業在北京”服務品牌。北京廣播電視臺官方新媒體平臺北京時間客戶端上線“就業在北京”活動專區,為求職者提供“招聘會預告+參會指南+電子會刊+云招聘直播+線上專場+求職者社群”等原創新聞資訊及就業服務,開展7場云招聘直播,觀看人數累計72.3萬人次,相關就業服務資訊覆蓋超300萬人次,實現了就業信息渠道廣覆蓋、深維度,持續擴大企業和求職者受眾范圍。
下一步,北京市人社局將聚焦保市場主體、保就業、保民生,聚焦就業困難人員、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服務及重點企業用工需求,充分發揮“百姓就業”進社區招聘服務活動、北京廣播電視臺“直播大會”、“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大講堂等系列北京特色活動效能,切實為勞動者和企業搭建政策制定、實施、落地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同時,充分調動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行業協會等社會力量積極性,聚力打造“就業在北京”服務品牌,助力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與就業擴容提質良性循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