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發展引入“活水”,借協作之力開“良方”。如今的內蒙古正鑲白旗,隨處可見來自北京對口幫扶的印記。
正鑲白旗是大興區的對口幫扶的旗縣,也是內蒙古自治區1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之一。自2018年建立對口扶貧合作關系以來,大興區瀛海鎮把幫助正鑲白旗作為自家事,傾注真情,真抓實干,以實際行動按下幫扶“快進鍵”,也為正鑲白旗的大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從有態度到有力度再到有溫度,瀛海鎮把握京蒙扶貧協作契機,積極構建互補型對口支援體系,多次實地調研,精心選擇幫扶項目,4年來累計提供專項幫扶資金880萬元,受益人口達6529人。京蒙扶貧協作走實向深、行穩致遠。
文/千龍網記者 劉美君 蔡健雅
態度當前,增添發展振興“后勁”
在瀛海鎮興海便民市場里,一個約15平米的牛羊肉銷售攤位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注意。2019年,正鑲白旗額里圖肉業免費進駐瀛海鎮興海便民市場,主要銷售正鑲白旗優質牛羊肉特色農畜產品,幫助打通消費“最后一公里”。
可別小瞧這個攤位,這都是經過規范化養殖、標準化生產,冷鏈運輸的純天然、綠色、無污染的優質肉類,深受瀛海鎮消費群眾的熱烈歡迎。
緊抓京蒙扶貧協作機遇,瀛海鎮瞄準正鑲白旗的畜牧特色產業,建立商場超市直銷、對口幫扶助銷等消費幫扶模式,搭建起了正鑲白旗農特產品進京的千里“綠色通道”。
除了額里圖肉業,瀛海鎮還為正鑲白旗的龍頭企業蒙盛肉業免費提供特色農產品銷售攤位,簽訂四方協議推進消費幫扶,額里圖肉業、蒙盛肉業銷售額累計超180萬元。
瀛海鎮與正鑲白旗明安圖鎮成功結對后,多次組織開展“愛心羊肉購銷”活動,既破解了該旗優質牛羊肉的銷售難題,又讓消費者享用到地道的特色畜產品。采購正鑲白旗企業優質牛羊肉產品,總價值達151.65萬元,同時,創新利益聯結機制,從中提取基金15.4萬元,返還給明安圖鎮,用于滿足全鎮建檔立卡貧困戶實際需要。
力度加持,助農增收奔小康
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是鄉村實現脫貧攻堅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的有利“抓手”。
不久前,一輛輛滿載農副產品的貨車開進了瀛海鎮興海便民服務站,而這正是來自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鑲白旗的各種干鮮果品,由幫扶企業直接從大草原帶到大興!
2018年,經過專家對當地水土的分析后,大興區多家企業奔赴正鑲白旗,對當地農業進行幫扶。經過兩年的不懈耕耘,將甜美的瓜果和蔬菜成功培育出來。
產量和質量上來了,如何更好地銷售出去同樣是幫扶工作的重中之重。瀛海鎮在興海便民服務站最顯著的位置,專門設置了為期15天的扶貧促銷柜臺,通過加快產品上架、協助物流保障等方式打通中間環節,促進產品與市場需求有效對接,拓寬幫扶地區農副產品銷售渠道,讓“正鑲白旗味道”走出草原、走向北京市場。
“真甜,還掛沙瓤!這瓜的口感和個頭,跟今年大興的頭茬“小吊瓜”挺像,一家子每次正好能吃一個,內蒙的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還有得天獨厚的優質土地滋養和羊糞等農家有機肥供給,所以更加甘甜。”幫扶企業的員工一邊說一邊大方地切開西瓜,品嘗的人無不稱贊。
這些瓜果和蔬菜身份不一般,它們象征著大興區與大草原之間的不解之緣,也為這次扶貧消費帶來了儀式感。在展銷會第一天,27家企業、單位食堂同幫扶企業簽訂了采購協議,包括西瓜、西紅柿等蔬菜水果共計117000斤,350000元。既鼓了受援地群眾的“錢袋子”,也豐富了瀛海鎮消費者的“菜籃子”,讓消費幫扶兩頭“甜”。
溫度謀篇,助推京蒙行穩致遠
自2018年以來,瀛海鎮和正鑲白旗在產業合作、人才培訓、教育醫療、勞務協作等各個領域的交流合作不斷深化。
瀛海鎮蘭天方圓、美巢、二鍋頭、順豐第一營業部、蘭天大誠5家轄區企業與受援地建立結對幫扶關系,總計捐助資金330萬元,其中美巢、二鍋頭兩家企業連續4年參與捐助,各累計捐款95萬元。同時,瀛海鎮內10個社區先后與4個深度貧困村簽訂結對幫扶協議,陸續捐贈了電腦、羽絨服、米面等8項剛需物資,總價值約50余萬元。
瀛海鎮以幫扶地區的發展需求為導向,整合優勢資源,中教實驗的6名教齡20年以上、擁有豐富經驗的教師,隨同大興區教育委員會及其他大興區各學校的骨干教師,奔赴內蒙古正鑲白旗、蘇尼特右旗、察右前旗開展支教活動,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優質教育、教學管理經驗,以支教的形式傳遞到內蒙古這片土地上,讓每一個學生都留得住、學得好。
瀛海鎮加強兩地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有效解決當地百姓難就醫問題,瀛海醫院為受援地捐書、捐款、捐物共10余萬元,選派2批次骨干醫護人員組成醫療小分隊,走進了內蒙古正鑲白旗星耀鎮衛生院。這是大興區瀛海醫院與正鑲白旗縣級醫院按照對口幫扶協議精神,開啟的健康扶貧協作的援蒙之行。一系列的醫療幫扶行動,不僅讓星耀百姓得到了首都專家優質的醫療服務,也促進當地醫務人員專業知識和診療技術的提升。
如今,在廣袤的草原腹地,京蒙人民正齊聲奏響幫扶“協作曲”……未來,瀛海鎮將繼續加強溝通協作,傳好鄉村振興的“接力棒”,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持續用力,共同謀劃好鄉村振興工作,實現東西部互補共進,使兩地學習交流功能最大化、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