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寧波區(縣、市)級軍創園“創業者港灣”揭牌儀式舉行(資料圖片)。記者崔引/攝
【資料圖】
今年初,寧波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研發打造的“戰友式”服務政策計算器上線。退役軍人市場主體可一鍵獲取符合申報條件的政策以及政策匹配度、申報期限、申報鏈接,解決“政策找不到”“找到看不懂”“看懂不會用”難題,打通退役軍人市場主體享受政策紅利的“最后一公里”。
當好廣大退役軍人的“戰友”,“哪里有戰友,哪里就有‘戰友式’服務”,助力退役軍人高質量就業、退役軍人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在寧波已成為一種風尚。
戰友有需求,“戰友”有行動
“在哪里發展能為團隊科學研究、技術攻堅和成果轉化提供更寬廣的平臺?”在最終決定落戶寧波市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園(奉化)前,這個問題困擾了花興艷博士及團隊成員很久。
這是一支由海軍工程大學材料專業博士組成的科研團隊,在高分子阻尼材料、特種防護材料等領域有突破性、創新性成果,曾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國家發明三等獎1項。
盡管團隊成員都是各自專業領域的佼佼者,但直面復雜的市場環境,“能享受哪些財政金融支持”“技術、管理如何分割”“知識產權管理如何完善”……是擺在他們面前的一道道陌生又不得不攻克的課題。
寧波市、奉化區兩級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聞風而動”,主動對接組織、科技、投促等部門,多次召開項目落地推進會,重點幫助團隊梳理項目存在的問題,解讀招商引資政策。
2022年11月15日,寧波聚海廣源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這也是寧波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園(奉化)自2021年啟用以來,成功引入的第13家軍創企業。
“選擇寧波,不僅因為這里有完善的營商環境、政策體系,”花興艷博士說,“還因為在此之前,已經有好幾個海軍工程大學博士團隊在這里創業,都得到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的大力幫助,發展良好,也堅定了我們的信心和勇氣。”
關鍵時刻不掉鏈子,是戰友情讓人羨慕之處,也成為“戰友式”服務的靈魂。只要戰友有需要,“戰友”就一定有行動。
今年2月,寧波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與建設銀行寧波市分行簽署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園區專屬金融服務框架協議,提供包括“為退役軍人創業提供當期銀行優惠利率基礎上下浮50BPS”“不超過500萬元的線下擔保貸款”等服務。
為退役軍人創業“量身打造”金融服務政策,在浙江省內是“頭一份”,但對寧波來說,卻是“常規操作”。
2022年,為應對疫情給企業復工復產帶來的影響,寧波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建設銀行等9家金融機構制定金融扶持“禮包到家”政策,推出17個退役軍人專屬優待產品,累計為退役軍人市場主體發放各類貸款1355億元。
數字賦能“戰友式”服務
退役軍人周琪凱在余姚開了一家規模不大的風機廠。當寧波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寧波市稅務部門組成的政策服務小分隊找上門時,他既驚喜又意外。
驚喜的是,政策服務小分隊帶來了“真金白銀”,幫他減免了近1萬元稅收;意外的是,寧波目前有約4萬家退役軍人市場主體,“你們怎么找到我的?”。
答案就藏在寧波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開發“高質量就業e路通”里。
該應用通過與市場監管、人力社保、經信、統計等13個部門建立常態化數據共享,動態掌握全市8萬余名勞動年齡段退役軍人創辦企業、參保、失業登記等數據,推動服務的精準跟進。
統計顯示,2022年,僅稅務部門一家,與寧波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之間的數據交互就達2.5萬余條,累計服務市場主體2103家,幫助減免稅費3537余萬元,較2021年同期增長73%。
平常時刻可信賴,是戰友情讓人安心之處,也成為“戰友式”服務得以持續穩定推進的關鍵。
“叮……”,退役軍人伏虎成收到一條短信:“根據您的需求和特長,以下崗位非常適合您:浙江博高環??萍加邢薰驹O備運維崗位(匹配度95%),點擊鏈接上線面試……”
萬萬沒想到,這樣一條不足百字的短信還真就幫伏虎成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 “我現在公司從事設備運維工作,干得好將來還能晉升工程師呢?!?/p>
伏虎成收到的這條短信就是通過“高質量就業e路通”發出的。
通過對退役軍人年齡、學歷、目標薪資、技能等關鍵字段的分析,該應用會自行計算求職者和工作崗位間的信息匹配度,當匹配度超過80%時,后臺就會自動觸發短信、線上應用等通知求職者和用人單位連線對話。
“最強大腦”的打造,海量數據的“奔跑”,背后是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真正把自己當作退役軍人、退役軍人市場主體的“戰友”。
哪里有戰友,哪里就有“戰友式”服務
今年2月26日,武漢大學、武漢工程大學校招現場,由5家寧波重點軍創企業組成的“寧波軍團”一亮相就吸引不少學生的關注。當天,“寧波軍團”收到300余份簡歷,其中百余人選定崗位達成就業意向。
只要戰友有需要,服務觸角就覆蓋到位,這成為“戰友式”服務蓬勃發展的“生命力”。
在寧波斌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有這樣一支服務團隊,超過80%的成員是退役軍人或軍嫂。軍嫂李賽琴就是其中一員,主要負責軍嫂就業工作。
“我太懂軍嫂重新邁入社會的艱難,家庭和孩子,不是說放下就能放下的?!币虼耍瑢τ谲娚┰诰蜆I時流露的糾結、掙扎,她總是會耐心開解。
同時,她還和團隊成員一起挖掘、開發了很多依托互聯網的靈活勞務崗位,引導隨軍家屬通過遠程承攬勞務獲得報酬,并最終實現穩定就業。
發展至今,寧波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在全國首創隨軍家屬“互聯網+”靈活勞務模式已幫助近600名隨軍家屬參與靈活勞務,50余人實現穩定就業。
據了解,該模式目前已在東部戰區海軍推廣。
“離開部隊后如何更好融入社會和企業?”“當了兩年兵,退役后不知道該如何規劃人生?”“受疫情影響,沒法參加線下招聘會怎么辦?”……不同年齡、不同學歷,雖然同為戰友,但他們卻有著各自不同的需求。
對于寧波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來說,還是那句話:哪里有戰友,哪里就有“戰友式”服務!
不知該如何融入企業?寧波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向企業發出崗位開發邀請,并根據崗位需求邀請匹配度高的退役軍人參加對接會,雙向奔赴才能實現共贏。
在鎮海區舉辦的一場“小而精”的招聘會上,45名退役士兵中有39名達成就業意向,意向達成率87%。
不知該如何規劃人生?寧波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與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等4所高職院校簽訂合作協議,針對退役軍人特點,緊貼市場需求設置緊缺專業,按“學歷+技能”培養方向實現能力重塑,幫助退役軍人提升職場競爭力。
2022年,全市197名首屆高職擴招退役軍人畢業當年即就業193人,就業創業率98%。
沒法參加線下招聘會?寧波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創新探索“沉浸式”直播帶崗,以直播形式實地走訪展現企業形象、工作環境、崗位需求、配套設施等,讓求職者“沉浸式”感受入職崗位。
9場直播,累計觀看200萬人次、收到簡歷2000余份,較以往參與人數增長30倍、簡歷數增長20倍。
隨著時代的發展,需求的變化,寧波退役軍人事務局的“戰友式”服務還在不斷地拓展、延伸、完善,為著力構建具有寧波特色的退役軍人就業創業體系、助推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強大動能。
寧波晚報記者石承承 通訊員吳贏洲
關鍵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