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探討數字化如何引領消費升級,為市場創造更多機會。
在圓桌論壇環節,中國政法大學數據法治研究院教授范明志,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CiNE首席研究員朱克力,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處長于鳳霞,北京膳蔲凱普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興臣等圍繞數字消費提級這一議題展開討論。
(相關資料圖)
數字化引領消費升級,滿足個性化多樣化消費
在談及數字化對消費和消費升級起到的作用時,中國政法大學數據法治研究院教授范明志認為,數字化對消費升級的影響,不能僅僅局限于消費產品的升級,更多的是數字化對消費方式、規則的促進。另外,數字化對消費升級體現的方面就是消費的規則升級。隨著電商的興起、網絡購物的興起,用數字化手段來進行購物,我國相應出臺了各種相關法規。
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CiNE首席研究員朱克力表示,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實現創新設計與生產制造的柔性化、精細化、個性化和智能化。從邏輯上講,數字化對消費升級,刺激大家的消費意愿,提高大家的消費能力有較強的驅動作用。數字化是一個革命性的技術突破和新的產業變革的載體,數字生態不光是數字經濟內部的生態系統,一定也要跟其他的社會系統、政策系統形成更好的耦合。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處長于鳳霞從供給和需求的角度分析稱,從供給側說,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需求有了更多被滿足的可能。從需求側說,社會的主要矛盾變成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數字化讓消費環境變得更加美好,消費制度規則正在逐步完善,且社會信用體系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完善。
北京膳蔲凱普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興臣則聚焦微觀角。在他看來,數字化已經成為企業業績增長的新引擎。從供應鏈行業來說,無論是直播帶貨,還是大型的生產型企業,都更加關注數字化的供應鏈的建設。從生產型企業的角度來說,數字化是將原有的“產供銷”模式顛覆變成“銷供產”模式。從消費者端來說,數字化的應用更符合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
劉興臣說,“2016年我們將澳洲農業數字化供應鏈解決方案帶到北京,從早期的技術投入,到近兩年的井噴式增長,我們是數字化時代的紅利享受者。膳蔻是‘通過科技智慧讓農產品更有價值的數字化農業供應鏈企業’,深知數字化應用的大勢所趨,也正是我們精準數字化應用,才讓消費者在不同渠道,不同場景購買到更滿意的產品,也是企業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的有力工具。”
綠色消費新業態出現,帶給企業更多機會
未來數字化將為提振消費提供哪些新的機會?范明志說,在數字時代,共享、分享的價值的重要意義可能要大于所有權、大于占有價值,能夠把傳統的需要高消費、大價格才能夠享受到的消費活動通過信息化、分享的方式實現,對于提高生活質量、消費水平是非常好的契機。其次,數字經濟時代,個性消費逐漸顯現,可以更好地、更便捷地、更低成本地實現個性化需求。
朱克力認為,目前消費者的消費結構已經發生顯著變化,電子產品和汽車這類高科技綠色產品越來越成為消費的重頭戲,變化顯著。這意味著消費沖破了原有的吃、穿、用、住這些日常消費的淺層次需求,已經進入相對高層次的消費新賽道。其次,數字化讓新的消費更加合理,也讓消費行業出現新的業態、新的模式、新的領域、新的場景。
于鳳霞提出了更具體的看法,她認為,未來數字化轉型的加速可能促使消費升級出現三個趨勢。第一是讓消費者的購買力提升。第二是消費者的購買意愿增強,消費產品在數字化推動下,出現定制化生產。第三是隨著整個社會物質財富的提高,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讓人們敢于消費。
劉興臣則從企業的視角提出,“數字化的普及讓小的受眾需求都得以激發和滿足,同時數字應用給很多企業帶來發展機會。”膳蔲2020年開始獨立分拆與直播帶貨相關業務,通過數字化保障多省市的農產品公益直播帶貨活動,為鄉村振興助力。
劉興臣認為,隨著數字化的全面應用及普及,涉及的企業越來越廣,對行業而言,各行各業交付履約效率將全面提升,對消費市場而言,數字化意味著市場將更多元化,也會有更具活力、富有競爭力的產品出現。
關鍵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