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4-17日,備受矚目的 2024中國整合腫瘤學大會(CCHIO)在西安這座承載著厚重歷史的城市盛大召開。本次盛會由中國抗癌協會主辦,中國整合醫學發展戰略研究院、陜西省抗癌協會承辦,是國內腫瘤學界規模宏大、學科覆蓋廣泛的頂尖學術會議,在國際腫瘤領域頗具影響力。大會從以往“學術交流”拓展至“會”“展”“產”三大板塊,涵蓋會議交流、成果展覽、產業對接等內容。
11月15日下午,作為2024中國整合腫瘤學大會重要組成部分的東盟國際腫瘤整合醫學論壇,也在大家的翹首期盼中拉開神秘面紗。
吹響國際腫瘤整合醫學集結號
據悉,東盟國際腫瘤整合醫學論壇由中國抗癌協會團體會員單位——廣州現代醫院承辦,論壇作為2024中國整合腫瘤學大會開辟的“國際賽道”,吸引了來自蒙古國、馬來西亞、印尼、泰國、哈薩克斯坦、越南等7個東盟國家和地區的衛生部官員及中外腫瘤領域權威專家共百余人與會。
出席此次論壇的有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樊代明教授,中國抗癌協會秘書長王瑛教授,大會執行主席、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聶勇戰教授,哈薩克斯坦腫瘤放射研究院(國家癌癥中心)的 Aigul Shinbolatova,馬來西亞衛生部行政總監Dr Yusra Binti Hadi,越南衛生部醫療服務及疾病管理司司長HA THAI SON(何泰山),印尼衛生部管理委員會委員長Megawati Santoso, Ph.D.(王曉英),中國抗癌協會理事林志程,馬中抗癌協會名譽會長林道軒、金農醫,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張福君教授,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院長助理王峰教授,廣州現代醫院總經理林新偉以及殷平善、賀建宇、戴文燕等教授,中國抗癌協會國際交流部的張麗軍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王穎教授等,可謂大咖云集,陣容強大。
在開幕致辭中,中國抗癌協會秘書長王瑛教授指出,中國抗癌協會自2016年起,積極承接中國科協“一帶一路”科技專項,組織實施了“一帶一路”國際腫瘤專業人員聯合培訓中心項目。通過開展學術技術交流、推廣CACA指南、防癌宣傳、學科繼續教育等活動,推動國際交流與合作,推薦優秀人才和科研成果,共同提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腫瘤醫學水平,為東盟各國腫瘤患者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祉。2023年,中國抗癌協會與廣州現代醫院成立了中國抗癌協會“一帶一路”整合腫瘤醫學培訓基地(廣東),該基地作為廣東與東盟各國腫瘤防治交流的重要橋梁,將與東盟各國一起推動腫瘤醫學的發展。
聶勇戰教授在致辭中表示,東盟國際腫瘤醫學論壇把東盟國家和國內專家匯集在一起,共同針對腫瘤醫學進行臨床與學術交流,為中國整合腫瘤學大會的國際化增添了力量,很有意義。中國抗癌協會“一帶一路”整合腫瘤醫學培訓基地在東盟及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在臨床治療、科普和培訓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尤其是承辦本次東盟論壇的廣州現代醫院,提供了非常大的支持。他希望,現代醫院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未來在臨床試驗、臨床研究上一顯身手,為國際同道提供“一帶一路”基地經驗。
西京論道,共話前沿
與會專家圍繞腫瘤整合、國際腫瘤及腫瘤微創三大領域展開深度交流,分享東盟腫瘤防治前沿成果,共話腫瘤防治未來發展趨勢。
在“腫瘤整合”專題中,各位腫瘤專家帶來了各自在臨床和科研方面的成果分享。王穎教授率先分享了《腸癌整合診治現狀與未來》;殷平善教授隨后帶來了《中醫藥抗腫瘤的特點》;陳小兵教授壓軸分享了《食管腫瘤整合康復三大法寶》。在“國際腫瘤”專題中,來自馬來西亞、哈薩克斯坦、印尼、越南等國的專家分別介紹了各自國家和地區的腫瘤發病情況及腫瘤治療的最新進展。
在“腫瘤微創”專題中,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夏雯教授,廣州現代醫院戴文燕、賀建宇兩位教授圍繞循環腫瘤-免疫?合細胞監測、特殊部位腫瘤處理、HR+晚期乳腺癌等前沿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會議最后,剛剛連任亞洲腫瘤學會會長的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樊代明院士在掌聲中到會發表了總結講話。講話中,他介紹了2024中國整合腫瘤學大會的盛況,談到了整合醫療學術、經驗交流的意義。他說,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生活習俗、習慣,在腫瘤治療上,也會有自己的獨特的經驗,值得大家整合學習;而適合亞洲人的CACA指南如今也已經譯制了16國語言版本,期望能助力腫瘤防治醫學的發展。
樊代明院士還透露,明年的中國整合腫瘤學大會將在春城——云南昆明舉辦,他對各國與會專家、代表發出邀約:“期待東南亞11國,以及中亞5國家積極參會。大家明年見!”
據悉,中國抗癌協會“一帶一路”整合腫瘤醫學培訓基地成立以后,有很多優秀的腫瘤學者和專家以培訓基地為平臺,在海外、東南亞和中國國內進行腫瘤醫學交流及CACA指南宣講,為腫瘤防治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會議現場,樊代明院士為培訓基地主任張福君教授頒發了榮譽證書,并與張福君教授一道,給十位優秀培訓專家頒發了證書并合影留念。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