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央行公布的一組數據,2023年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了15.39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了9.9萬億元!
是不是不敢相信?我們周圍啊,大家都在喊生意不好做,賺不到錢,結果一看真實數據,老百姓存在銀行里面的錢還變多了,是不是你和你的小伙伴們都驚呆了。
(資料圖片)
而且還有更有意思的一組數據,有機構結合央行和地方統計局的數據,排出了一個全國存款排行榜,哪個省的人最有錢,大家也不用爭了,數據一看便知。
從存款總量來看,廣東遙遙領先,存款規模達到了32萬億,是國內存款最多的地方,富可敵國,這真不是說著玩的。
江蘇、北京緊隨其后,也超過20萬億,浙江上海處于第三梯隊,正在接近20萬億元。
肯定有朋友要說了,看什么總量,看人均啊,你廣東人口第一大省,一億多人,和別人北京上海2000多萬人一起比?
也對啊,我們再來看看人均存款排行榜。
北京以人均26.84萬的存款高居第一。
上海以21.26萬的存款位列第二。
浙江、江蘇分別以12.5萬和10.66萬緊隨其后。
看到這組數據肯定又有人不淡定了,北京人竟然這么有錢,人均27萬,以一家三口去算那就是接近百萬,那北京豈不是遍地都是百萬富翁家庭?這也太離譜了。
別急,且聽我跟你好好分析。
先說居民存款暴增這件事,在大家的印象里,口罩這3年,大家不僅賺不到錢,存款還消耗了一大筆,怎么可能存款總量還在遞增?是不是數據有問題?
要想明白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搞清楚兩個概念。
一個是居民儲蓄,另一個是居民存款,國內很多人喜歡把儲蓄和存款混為一談,實際上在西方國家,儲蓄和存款是不一樣的,我用最容易理解的話講講二者的區別:
居民儲蓄是收入減去消費支出后剩下的錢,這筆錢你可以去炒股、買基金、買債券,也可以選擇存在銀行里,而居民存款則單純是你存在銀行里的錢。
居民存款增加,并不代表你手上的錢一定變多了,而有可能是你更愿意把錢存在銀行里了。
我給大家舉一個最形象的案例,以前你在上海買房,首付需要100萬,這一下子就消耗了你100萬的存款,但是自從口罩之后,很多人對于樓市和未來的預期開始變差了,不敢隨便拿100萬去買房了,本來想著這筆錢去炒股、買基金,結果這兩年全球局勢又比較震蕩,大家的投資意向大多偏向于保守,這一下子,100萬閑置資金就只能存進銀行里了,你不敢買房,我也不敢買房,你不敢投資,我也不敢投資,那多出來的錢,可不就只能存在銀行里了么。
最近這幾年,大家消費欲望不是很強、房地產銷售下滑、理財也更傾向于保守,數據我就不列了,擺在眼前的事情,老百姓口袋子捂得緊了,自然就導致了有更多的錢流入了銀行里,畢竟錢不消費、不投資,總不能放在家里喂老鼠吧,這才是居民存款增加的真相,而不是大家猜測的數據有問題。
而且除了上面這個原因,還有一個客觀事實我們必須得承認,那就是過去3年,雖然我們的經濟發展遇到了一些挫折,但GDP總量依然是在增長的,人均國民可支配收入也是在增加的。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2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6883元,差不多每月3000塊錢的樣子,比上年名義增長5.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9%,也就是說去除掉通脹,也實際漲了2.9%。
既然漲,那就說明國民總財富依然在增加,而不是下滑,雖然咱們身邊確實有很多人出現了收入下滑和失業的情況,但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你下滑,不代表所有人都在下滑,錢的用途是用來流通,流通二字,意思就是錢從一部分人口袋里,流向另一部分人的口袋里,你覺得你的工資降了1000,可能隔壁就有人工資漲了10000,實際上就是這么回事。
北京人均27萬的存款,并不是說在北京隨便抓一個人就有27萬的存款,而是北京2000多萬人的存款一平均,最后得出了27萬這個數字,這就像我和首富一平均,我也能進入福布斯一樣,其實都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最后通過存款總量增加這件事,我突然想明白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到底怎樣才算發達國家?
就以我們最熟悉的美國為例,我換一個角度為大家分析,盡管我們現在和美國的關系不咋地,我也一直對美國沒啥好感,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美國在發達國家里,也是偏上的那一層級,他們的發達體現在哪些地方呢?
收入高、吃得好這些我就不說了,我說說美國人的儲蓄觀念,美國人非常不喜歡存錢,根據CNN公布的數據,有40%的美國人甚至連400美元都拿不出來。
你不要不相信,這就是事實,美國人不愛存錢,有錢就去消費,再有錢就去投資,根據美國證監會的數據,美國炒股人數有8000多萬,占總人口近27%,所以這才把美股炒到了天文數字。
而中國的存款儲蓄率長期處于世界最高水平的那一檔,一般都超過50%,也就是說中國人有100萬,第一反應就是先存50萬在銀行里,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別?
我說一下我的看法:
第一,中國作為一個后發國家,老百姓還沒有形成投資理財的習慣,大家首選就是存在銀行里。
第二,中國傳統文化中有未雨綢繆、應對不時之需的傳統,中國人對于未知的風險更加謹慎。
第三,發達國家在社會福利領域更有優勢,他們的生活底線比咱們發展中國家更高,這是他們發達的表現之一。
美國人連400美元都拿不出來,這件事可以從兩個方面去看,一方面是美國人窮,生活艱難,另一方面則是美國人敢不存錢,為什么他們敢不存錢?想清楚這個問題,我覺得我們才算是找對了路子。
國家的發展,最后一定是會落實在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之上,改開40年,中國人的生活水平已經得到了明顯的提升,但距離發達國家確實還有一定的距離,如何追上這段距離?
我覺得想辦法解決老百姓的后顧之憂是很重要的一個方向,這需要我們從教育、醫療、養老、就業等方面全方位的進步,等到有一天,我們的老百姓不存那么多錢也有安全感的時候,那才說明中國距離發達國家的水準,真的不遠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