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朝陽區獲悉,《朝陽區推進博物館之城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日前正式發布。根據《計劃》,到“十四五”末朝陽區將建成100家博物館,達到每10萬人擁有2.9個博物館,初步建成全域博物館,形成博物館之城建設的朝陽范式。
朝陽區將實施博物館“百館工程”,持續擴大博物館規模總量,打造多樣化文博空間,加快建立多層次全域博物館體系。其中,將推動奧運遺產可持續利用,完成奧運博物館建設,推進國家中醫藥博物館等國家級大館落戶朝陽;將推動“一館一品”博物館品牌建設,培育挖掘一批具有引領示范效應的博物館;將培育創新郎園station、懋隆文創園、潘家園市場等園區類博物館,打造社區博物館、街巷博物館、胡同博物館,力爭實現社區文博服務全覆蓋,推動規范一批備案博物館。
在空間布局上,朝陽區將堅持微更新與大輻射并施,圍繞朝陽區博物館空間集聚特征,建設國際文博、時尚消費、傳統民俗、工業遺存、多元行業五類博物館集群,加強協同發展,打造“一核四區”文博空間布局,提升“國家級博物館核心區”品牌影響力。推動建設以科技、低碳為主題的冬奧專題博物館,打造“雙奧”博物館群,推動形成“雙奧”文化展覽集群。
朝陽區還將大力提升“傳統民俗文博區”創新傳承力,構建朝陽區非遺傳承類博物館體系,打造一批鄉情村史博物館;利用文物建筑引進一批古建遺跡類專題博物館,培育一批北京老字號、會館文化等獨有博物館品牌,打造一批陳列在街巷、鄉村民居中的小微型特色博物館,保留北京時代記憶。同時,朝陽區將以酒仙橋、將臺地區特色工業遺存設施為核心,打造一批“小而美”的工業風文博空間和工業遺存保護利用的創新示范;依托中國電影博物館、民航博物館等行業博物館的專業優勢,打造各具特色的行業博物館集群和行業文博中心。
朝陽區將鼓勵博物館設立“策展人工作室”,以需定供,舉辦觀眾喜聞樂見的展覽;實施博物館“五進”工程,打造文博惠民季;鼓勵博物館推出具有體驗性、互動性的民間工藝體驗課程,面向青少年、社區居民等各類群體開展教育活動,培養專家型講解員隊伍,組織或參與青少年夏令營、冬令營等研學旅游活動。
朝陽區將借助數字技術推動博物館事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推動博物館數字化建設,實施數字博物館建設工程,打造數字博物館互聯網平臺,推進朝陽區館藏文物信息數字化采集和活化利用展示,推動實現博物館藏品信息資源開放共享,打造交互沉浸式的文博空間。
關鍵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