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運營管理服務規范》、修訂《“北京禮物”旅游商品店基本要求及評定》……近日,北京市集中發布50項地方標準。北京市市場監管局表示,截至目前,北京市現行有效地方標準已經突破2000項,累計達2026項,其中支撐城市治理的標準占比83.3%,主要分布于規劃建設、城市管理、綠色低碳、公共安全、社會服務與衛生健康等領域。
在最新發布的新標準中,北京市制定了《城市副中心新型電力系統10kV及以下配電網設施配置技術規范》,標準實施后,將增強城市副中心分布式電源和多樣化負荷接納能力,促進源、網、荷、儲各側資源協調發展,為建設智能高效的新型電力系統提供技術支撐,促進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掇r村污水處理廠站運行維護技術規程》為本市1200余座農村污水處理設施的標準化運行維護提供技術支撐,為保障農村污水收集處理安全穩定運行、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水平奠定堅實基礎;《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運營管理服務規范》實施后,將逐步推動本市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接口統一接入市級管理平臺,為近500萬輛電動自行車提供安全可靠的充電服務。
【資料圖】
新修訂的《“北京禮物”旅游商品店基本要求及評定》,對“北京禮物”旅游商品店的基本要求、設施要求、服務要求,以及評定要求等進行規范。北青報記者注意到,該標準新增了引導標識要求,規定應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共服務設施引導標識;強調店內通道應流線通暢,避免死角;應做到平等待客、童叟無欺、尊重顧客的宗教信仰和民族風俗等。標準實施后,將以加快培育“北京禮物”品牌發展理念、提升“北京禮物”商品店服務和管理水平為目標,充分發揮企業主體積極性,推動首都旅游文創企業發展,滿足市民和游客日益增長的文化旅游消費需求,助力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另外,新修訂的《公共職業介紹和職業指導服務規范》,從服務內容、服務流程、服務要求等方面對公共職業介紹和職業指導服務進行了全面規范優化。一方面突出公共就業服務特色,強調通過提供公益性職業介紹和職業指導服務,對市場渠道難以實現就業的勞動者實行優先扶持和重點幫助。另一方面堅持與時俱進,增加線上招聘有關內容,修改從業人員資格證書有關要求。標準實施后,將有助于深入實施提升就業服務質量工程,推動落實人力社保服務“全城辦、同標辦”,確保服務對象就近就地享受到優質、高效、便捷、均等的公共就業服務。
亮點
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電費和服務費須公開
北京市地方標準《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運營管理服務規范》(以下簡稱“服務規范”)近日正式發布,將于今年7月1日起實施。服務規范實施后,將逐步推動北京市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接口統一接入市級管理平臺,為近500萬輛電動自行車提供安全可靠的充電服務。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服務規范對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以下簡稱“充電設施”)運營的一般要求、運營與服務管理要求、評價改進等方面進行了規范,著力提升北京市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在選址、驗收、運營、維護等各環節的安全水平。
在選址方面,服務規范要求充電設施不應設置在地勢低洼或建筑物雨水管口、河道等附近,應與污水、自來水、燃氣、電力等地下設施管道、井蓋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離,宜靠近消防站、消防栓或水源,宜設置在電動自行車停放場所內。充電設施運營場所宜設置 24 小時可視監控系統,監控系統的搭建可利用既有監控資源,監控界面應覆蓋全部充電設施及充電車輛,圖像應具備儲存、查詢、回放功能且存儲時間應不少于 7 天。
對于設施管理,服務規范也進行了明確。如:充電設施應具備遠程通訊功能,提供公共充電服務的充電設施應具備接入北京市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設施監管平臺的功能;充電插座不能連接多個充電器;充電柜、換電柜在柜門處于開啟狀態時,應不能啟動充電;正常充電過程中開啟柜門應自動停止充電等。
運營單位對充電設施的維護管理不可或缺,服務規范規定,運營單位對充電設施巡檢頻次應不低于三個月一次。重點位置、核心區域、特定的時間等應根據實際情況增加巡檢頻次;每年至少應對充電設備進行一次清潔除塵和維護測試工作;還應建立日常巡檢制度,將停車和充電秩序管理納入日常管理范圍,加強違規充電行為檢查,避免非充電車輛占用專用充電區域、充電完畢車輛占用充電接口等行為;應引導外賣、快遞行業使用單位內部、商務樓宇、騎手驛站等充電設施對電動自行車進行充電,避免其在居住區內充電設施集中充電。
服務規范要求,充電設施的收費標準應符合相關主管部門的規定,電費和服務費單價應公開透明。收費明細應至少包含充電單價、充電量、電費金額、服務費單價、服務計費量、服務費金額和收費總金額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