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京出臺光伏發電支持政策 探索光伏與城市融合發展有效路徑
(資料圖片)
2025年本市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將達250萬千瓦
新建公共機構建筑、新建園區、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不低于50%;到2025年,北京市將實現光伏發電裝機規模達到250萬千瓦左右的目標……近日,北京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研究制定了《關于印發推進光伏發電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的通知》(簡稱《實施意見》)和《關于印發推進光伏發電高質量發展支持政策的通知》(簡稱《支持政策》),提出推進光伏發電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措施和支持政策。
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15年以來,本市積極支持光伏發電推廣應用,推動了光伏發電由試點示范進入擴大應用的新階段,截至2022年底,全市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95.3萬千瓦,較2015年增長約5倍,年發電量9.1億千瓦時,相當于25萬個家庭一年的用電量。全市600余個工商業企業,300余所學校,2.5萬戶居民使用了光伏發電系統,建成了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光電建筑、豐臺站光伏應用、北京奔馳工廠光伏應用等一批高質量示范項目,探索形成了光伏與城市融合發展的有效路徑。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實施意見》中針對本市光伏發電發展實際情況,提出了五項推動光伏高質量發展的措施。
《實施意見》提出,首先要高起點規劃,落實《北京市碳達峰實施方案》要求,新建公共機構建筑、新建園區、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不低于50%。
其次,要高品質建設,《實施意見》提出推動風貌融合、完善標準要求等措施,明確要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外觀、色彩應與建筑主體及周邊環境相融合,屋頂光伏設施高度應滿足建筑高度等管控要求,推動光電建筑更好融入城市風景。
再次,要高水平應用。根據本市光伏發電應用資源分布,全面推進新建建筑光伏發電一體化應用,大力推動光伏在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公共機構、農業農村和市重點工程領域的應用,并不斷提高光伏在綜合能源服務、虛擬電廠建設、可再生能源制氫等領域的科技創新、綜合應用、多元發展。
同時,要高效率服務和高標準管理。在明確規劃、設計、建設、應用要求的基礎上,加大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放管服”力度。優化備案管理,提高備案效率。強化并網服務,壓縮辦理時間,不隨意附加條件。加強政策和金融支持,不斷完善光伏發展市場環境。此外,加強可持續運維,建立健全項目運行維護及安全管理制度,推進光伏發電運行維護社會化,壯大可再生能源第三方運維市場,強化運行監測。
為推進光伏發電高質量發展,本市還出臺《支持政策》,對2025年12月31日前并網發電,并符合條件的光伏發電項目給予支持。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支持政策》主要包括兩大方面,第一是對個人利用自有農村合法住宅建設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學校、社會福利場所等執行居民電價的非居民用戶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和執行大工業電價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分別給予每千瓦時0.1元、0.26元、0.03元的補貼。第二是支持光伏新技術、新材料、新模式應用;加快基礎設施、公共機構、城市更新、市級重點工程、產業園區等領域光伏發電項目整體規劃、有序實施;支持結合關停廢棄礦區生態修復、垃圾填埋場生態提升、設施農業建設的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對以上類型的光伏發電項目,分別給予不高于光伏發電系統建設投資30%、20%和10%的資金支持。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市將努力提升光伏發電發展的質量和規模,到2025年,實現光伏發電裝機規模達到250萬千瓦左右的目標,為加快推動首都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關鍵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