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寧波網記者楊緒忠通訊員張墉
“孩子玩累了可以隨時在石凳和花壇邊沿坐下來,一點都不擔心身上的衣褲被弄臟,有這樣的地方,真好!”今天上午,在江北青林灣公園,帶著女兒玩耍的周女士開心地說。該公園是寧波市第四批“席地而坐”城市客廳示范區域之一,通過高標準深度保潔,實現了“席地而坐”的目標。
記者從市市容環境衛生指導中心獲悉,去年,我市超額完成“席地而坐”城市客廳示范區域三年行動計劃,共創建105個城市客廳,其進度領跑全省,創建經驗已在全省推廣。在此基礎上,今年將繼續創建25個,讓“最干凈城市”實至名歸,讓甬城市民實實在在享受到這一文明典范城市創建的成果。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墻內開花墻外香。連日來,到寧波考察學習交流的省內外環衛部門的同行絡繹不絕。那么,寧波在“席地而坐”城市客廳創建中為何能領跑全省?記者采訪了相關人士。
“首先,我們要求‘席地而坐’示范區域日常保潔標準高于文明城市創建、高于寧波市城市容貌標準、高于一級道路保潔要求,實現公共區域無死角、地面路面無積塵、城市家俱無污漬、水體清澈無垃圾,道路保潔見本色、綠化綠地見景致。”市市容環境衛生指導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不僅于此,環衛工人還以深度保潔為立足點,實現區域精細養護。一批用于保潔的新裝備“上崗”,成為大幅提升保潔水平的“利器”。目前,中心城區配備了5輛中型洗地除污車、42輛小型洗地機、120余套洗地水磨盤,使道路污染清除的深度保潔得以實現。同時,環衛工人突出作業之“細”,提高了精細化保潔水平。“我們注重責任到人,建立‘掃、撿、沖、刷、洗、拔、撈、擦、吸、巡’等十字作業法,對示范區域內扶手、玻璃、休閑椅、花壇、臺階等進行全方位、無死角、高強度的精細化保潔。”市市容環境衛生指導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如東部新城市民廣場實行24小時全天候保潔制度,廣場路面沖洗由每日1次增加至3次,滯留垃圾不超過15分鐘。體現整體環境精致感,將花壇和臺階交給游人,將清爽和安逸送給市民。
寧波的“席地而坐”城市客廳創建,更注重“里子”,力求保潔全覆蓋,對區域內施行綜合保潔養護。為達到“整體宜人”的目標,在創建區域全面清理建筑物屋頂“空中垃圾”、外立面積灰積塵、景觀水體可見垃圾和附著污物等。如月湖景區做到每周開展三次路面沖洗,每月開展全域深度保潔,對水域水面漂浮物采取“零停留”治理模式,確保水體潔凈。
“席地而坐”,關鍵的落腳點在于“凈”字,達不達標,百姓的體驗感說了算。為此,全市環衛行業以公共服務為突破點,優化區域環境體驗:
——提標改造區域各類設施,讓市民游客“敢坐”。如老外灘景區對所有花壇邊緣石采用特殊工藝改造,將原本粗糙表面打磨成光滑表面,配合高頻次的循環保潔擦拭,基本可以達到無塵、無灰的休閑椅標準,確保可坐區域全面整潔,可使市民游客放心地“席地而坐”。
——因地制宜實施特色養護,讓市民游客“愿坐”。根據公園綠地、商圈廣場、城市道路等不同屬性,結合人流量等影響因素,探索實施符合區域特點的養護措施。其中,江北區創新“六位一體”的全域性綜合管養模式,統籌開展環境保潔、市政與綠化設施養管、應急保障、垃圾分類;鄞州區通過擴大創建范圍、深化機器換人、塑造精品區域、升級立體景觀等方式,為市民打造一個可行、可坐、可聚、可觀的“城市會客廳”。
——優化環境整體舒適程度,讓市民游客“想坐”。部分示范區域對木結構樹池類休閑椅提升改造,調整花境,實現自然景觀與人文的完美融合。如市民廣場利用湖畔下沉式臺階,沿臺階新設太陽能凳板,提供手機充電、WIFI暢連等服務,為市民席地而坐創造更貼心、更便利的環境。
“‘席城而坐’城市客廳創建,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導向,努力呈現寧波最好形象、最佳狀態、最美風景,為全市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做出示范。”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以“迎亞運創典范”為契機,由點及面,推動城市客廳全域化,促進全市保潔質量進一步提升。“我們已梳理出166條迎亞運重點道路,力爭實行每月做1次深度清洗,清除道路積泥積沙、油漬污垢,全面展示‘最干凈城市’形象。”該負責人說。
圖片由市容環衛中心提供
關鍵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