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13日舉行的北京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上,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發布《2022年北京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截至2022年10月,北京擁有人工智能核心企業1048家,占我國人工智能企業總量的29%,位列全國第一。今年,北京將支持頭部企業打造對標ChatGPT的大模型。
(資料圖)
優勢
人工智能領域核心技術人才占全國六成
北京市以加快建設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為重點,在科技創新、融合應用、生態環境建設、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
白皮書顯示,北京持續保持人工智能領先優勢。截至2022年10月,北京擁有人工智能核心企業1048家,占我國人工智能企業總量的29%,位列全國第一。核心區產業集聚能力全國第一,已經形成了全棧式的人工智能產業鏈。
北京創新“策源地”建設提速。北京人工智能領域核心技術人才超4萬人,占全國的60%。人工智能論文發表量居全國第一。在專利授權數量全球排名前100的機構中,北京總部機構達30家。
北京人工智能算力發展排名全國第一
白皮書顯示,北京在國家人工智能創新體系中占重要地位。工信部揭榜掛帥優勝項目數量居全國第一,北京共37個項目、32家單位上榜。國家開放創新平臺數量領跑全國,我國已有24家企業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其中10家企業總部在北京。
北京人工智能支撐能力不斷增強。人工智能算力發展排名全國第一。北京市政務數據開放走在前列,已無條件開放115個市區級單位,公共服務事項指南、財稅金融、城市管理等領域公共數據集15880個。智源“悟道2.0”成為全球最大智能模型,參數規模達到1.75萬億。百度“文心”大模型參數規模達到2600億,是目前全球最大中文單體模型。
應用
數字人、智能機器人等技術在冬奧會落地
北京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建設成果顯著。白皮書稱,數字人、智能機器人等技術在北京冬奧會成功落地,彰顯科技冬奧魅力。海淀、朝陽、西城、昌平、通州等區已開始或完成“智慧城市大腦”相關部署,北京已邁向全域場景開放的智慧城市2.0階段。
無人出行服務從示范運營邁入商業化試點新階段。2022年度北京市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名單正式發布,36家智能工廠和47家數字化車間名單出爐,人工智能與智能制造融合創新加速落地。
展望
將探索人工智能安全、科技倫理治理機制
記者從北京市經信局獲悉,今年,北京市將持續推動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引導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開源社區等,圍繞人工智能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協同攻關。全面夯實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底座。支持頭部企業打造對標ChatGPT的大模型,構建開源框架和通用大模型的應用生態。加強人工智能算力基礎設施布局,加速人工智能基礎數據供給。
加快建設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支持人工智能優勢企業在自動駕駛、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優勢領域開展創新應用。積極探索人工智能安全、科技倫理治理機制。研究人工智能融合應用安全、倫理治理范式,構建法律、市場、代碼架構和社會規范相結合的多元路徑。
率先建成高水平人工智能人才高地。科學謀劃高端頂尖人才和人工智能復合型人才引進培育機制,進一步促進海外頂尖人才在京創新創業,激活創新驅動“源頭活水”。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