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東城作為首都生態文化重要區域,目前已在全區范圍內實行了區、街、社區三級林長制。今年以來,東城區以中軸、二環、天壇周邊、交通樞紐等區域為重點,開展公共空間項目謀劃。全年改造綠地13萬平方米,建設屋頂綠化5000平方米。同時,建成1個綠化美化花園式街道、1個花園式社區、1個花園式單位;建成崇文門外大街、和平里北街、南二環永定門濱河路3條林蔭路;燕墩遺址北綠地、松林里綠地2個全齡友好型公園;啟動天壇西門景觀提升工程,形成永定門北望中軸線的景觀視廊,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大幅度提升。
東城區林長制工作,在“制”字上嚴抓,堅持嚴格護綠管綠,彰顯出顯著的制度優勢,釋放出良好的治理效能。據悉,今年以來,東城區開展林木有害生物防治。針對全區美國白蛾危害情況,區總林長高度重視、專題聽取匯報,提出工作要求,給予資金保障;區級林長多次協調調度,統籌部署防控工作,壓實責任;街道級林長分片督查,社區“一長兩員”巡林巡查,有效防控,切實遏制了美國白蛾的泛濫。
同時,開展園林綠化執法相關工作人員學習培訓,加強野生動植物及棲息地的保護,在全區范圍開展打擊鳥市非法交易專項執法行動、“綠劍行動”野生動物保護專項執法行動,強化多部門聯動執法,極大提升了園林綠化綜合行政執法水平。
強化古樹名木保護,落實“一樹一策”保護方案,對全區6754株古樹名木進行健康體檢和數字化管理,古樹名木健康度達92%,完成280株瀕危、衰弱古樹名木保護工作。2022年6月,建成北京市第一條古樹主題文化胡同——東四三條古樹主題文化胡同。普及宣傳古樹文化,切實增強了市民群眾綠化資源保護意識。
2021年以來,東城區依托林長制整合資源,推動綠地管護全覆蓋、無死角,綠化建設任務完成率100%,實現了護綠管綠從“獨角戲”到“大合唱”的轉變、從“林長制”向“林長治”的跨越,真正做到了“綠地有人巡、后臺有人盯、問題有人查、成效有人問”,綠化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和發展,實現了生態改善和綠色發展“雙贏”。
關鍵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