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我3年前種植的牙齒要1.4萬元一顆,現在同品牌同型號的只要6000元就夠了。如果我選擇其他一些品牌的話,還可以省更多,這個政策是真正為老百姓著想。”日前,面對紀檢監察干部的回訪,在寧海第一醫院就診的吳大爺對種植牙調價連連夸贊。
口腔種植“天價收費”、宣傳虛假補貼、用“好處費”“介紹費”買賣客源……近年來,隨著種植牙需求的增長,群眾對口腔種植領域的問題反映也愈加強烈。市紀委監委將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提質降費納入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專項治理項目,以“月考評”“回頭看”“交叉查”壓茬落實治理任務,以實際工作成果檢驗主題教育成效。市醫保局牽頭成立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以市縣聯動、部門協同的方式引導醫療機構為老百姓提供質價相符的口腔種植服務。
市紀委監委駐市衛生健康委紀檢監察組聯合市醫保局、市衛健委、市市場監管局構建定點調研、定期會商、定向監督的工作模式,圍繞“惠民醫療”看全流程價格調控是否到位,聚焦“陽光醫療”看平臺采購、價格公示是否規范,做到同頻共振、同向發力,推動問題整改。
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圍繞“收費不規范”“費用負擔重”等民生痛點開展精準監督,嚴防“價格明降暗不降”等走形變樣問題。江北區紀委監委加強對區醫保局出臺嚴格執行種植牙醫保限價支付標準等“五項”承諾制度的督導。海曙、慈溪等地紀委監委緊盯全程價格、種植體集采、牙冠競價掛網“三個清楚”,對醫保部門宣傳成效進行抽查。奉化、鎮海、象山等地紀委監委督促區醫保局以公示公開切入點強化對屬地醫保部門的壓力傳導。
立足提升監督質效,市紀委監委探索“智慧醫保+云上監督”模式,對種植牙醫療服務異常數據進行篩查。余姚市紀委監委聯合醫保等部門依托智慧醫保平臺的明細數據比對分析,對存在問題的2家醫療機構依法作出處理,并追回違規結算的費用。
“一顆牙”的價格關乎民生冷暖。據了解,寧波全市400余家口腔種植醫療機構均落實口腔種植價格政策,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及超過90%的民營醫療機構承諾執行種植體集采和牙冠競價結果掛網。
“下一步,我們將聯合市醫保部門開展專項治理‘回頭看’,緊盯重復收費、價格欺詐、歪曲政策等違規行為,督促職能部門加大聯合監管力度,讓老百姓種得起、種得上、種得好‘一顆牙’。”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記者 吳向正 通訊員 甬紀軒)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