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寧波網記者陳結生通訊員卓璇楊芝
初春時節,漸暖東風吹拂著江北慈城云湖畔的南聯村,也將盎然春意吹進了村口一處名叫“明悅園”的農家小筑。
“這塊圓圓的土墻,很適合拍照。”“這邊的花草,全部重新收拾過了,還按顏色做了搭配。”“圍爐煮茶現在很火,我們這樣的農村小院里也有,想不到吧。”……看著記者踏進“明悅園”,村民朱愛娟便滔滔不絕地介紹起這方美麗庭院中的小巧思。
(相關資料圖)
“青磚伴瓦漆,白馬踏新泥,屋檐灑雨滴,炊煙裊升起”,用這20個字來概括“明悅園”是再合適不過了。看著記者四處打探的驚喜目光,朱愛娟也不禁感嘆:“我們家的院子跟原來完全不一樣了,真的想不到,農村的院子可以變得這么好看。”
三年前,朱愛娟和家人打開“明悅園”的院門,將這里作為接待南聯村游客的一處農家樂,在她看來,擺上幾張桌子,桌上攤著紅布就夠了。直到去年冬天,慈城鎮婦女聯合會和農村工作辦公室帶著一支“美麗庭院”設計團隊走進了“明悅園”中。“什么是‘美麗庭院’啊?你們看著來吧。”朱愛娟對此將信將疑,看著設計團隊忙里忙外量尺寸、拍照片,設計圖出爐后便投入了緊鑼密鼓的改造。
圍墻邊砌起了小茶座,竹子搭成的隔斷可以方便客人站著休閑聊天,更令她欣喜的是,院子中央的雨棚掛上了寫著書法的白色綢帶,顯得文藝范十足。“客人來了都說好,大家現在吃完飯也不急著離開,都喜歡在我們院子里拍拍照喝喝茶,還說要帶朋友來。”朱愛娟打心里滿意地說道。
“劉家酒坊的當家一開始對我們‘美麗庭院’根本不感興趣,看到‘明悅園’變得這么好,他才愿意試一試。”慈城鎮婦聯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明悅園”的蛻變不僅為朱愛娟帶來了美麗經濟,也讓周遭的村民看到,原來鄉村也可以如此不同。
從“明悅園”離開,沿著村中小道拾級而上,沒幾步就能到達劉家酒坊。寬敞的院子里,小酒缸整整齊齊擺在架子上,大酒缸如同兩個招財貓一般直對大門,一側的圍墻特意用了鏤空設計的磚頭,方便釀酒通風……見我們四處張望,劉家酒坊80歲的老太太任桂鳳倚在大門邊,滿臉笑容直豎大拇指:“交關贊交關贊。”
據了解,慈城鎮婦聯、農村工作辦公室與設計團隊成員一起,用了近三個月的時間一口氣對南聯村10個特色院落進行了“美麗庭院”綜合建設打造,讓這十個養在“深閨人未識”的鄉村小院實現了驚人的變化。如今,這十個“美麗庭院”串珠成線,在南聯村形成了一條最美庭院示范線。
“這次的打造工作均是從每戶人家的自身產業、特色出發,因‘戶’制宜,讓‘美麗庭院’助力美麗經濟的發展。比如說在劉家酒坊的改造中,我們就把酒文化融入于這個庭院當中,讓游客一路過就知道,他家是個酒坊,這樣對于他們酒文化的傳達和銷售都起到了很好的推送作用。”該負責人介紹道,經過這次提升改造之后,讓很多游客發現南聯村的庭院也是很有腔調的。
“美麗庭院”創建是美麗中國建設的最小單元。除了讓庭院改頭換面,更重要的是在這過程中,增強村民對美感的認知和體會,實現“要我創”到“我要創”的轉變,從而切身參與到“美麗庭院”的創建中。
眼下,慈城鎮正不斷挖掘庭院發展潛能,通過打造各具特色的“一戶一品、一院一景”謀篇布局,示范帶動、以點帶面,引導婦女以家庭為陣地、以庭院為載體,為鄉村振興匯聚“半邊天”的磅礴力量。“今年,我們將在環云湖的四個村莊匯總,再選擇二三十戶示范戶進行改造,讓每一個庭院不僅能真正提高農民的收益,也能成為游客新的打卡點。”慈城鎮相關負責人表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