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民警王慧雄是一名“項目警官”
中國寧波網記者王曉峰通訊員顧蔚卓璇
(相關資料圖)
對江北公安分局民警王慧雄來說,隨著開年后“煙火氣”回歸加速,他也忙起來,又開始了充實的“店小二”生活。
今年52歲的王慧雄是一名“項目警官”,所在的團隊成立已有3年。和其他來自各個派出所和警種的“項目警官”們一樣,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奔跑在基層一線,以企業和務工人員的所需所盼為導向,負責點對點解決問題。
王慧雄召集企業代表座談
對于這個身份,王慧雄是又愛又“嫌棄”——每天要到處跑,還要想方設法解決各種難題,處理不好還會被嫌棄,這份工作想說喜歡很難。但時不時出現的“小驚喜”,也令王慧雄的心里充滿了滿足感與愉悅感,畢竟實實在在幫到了企業。
前些天,江北前江街道一家具企業負責人李先生再次走進位于當地電商園內的警企服務站,特意找到王慧雄,向他連連道謝:“多虧有你們這些專業人士幫我,不然我都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電商園內的警企服務站是去年6月新建的,目的就是服務企業。王慧雄平時就“駐扎”在這,充當“店小二”的角色。有時,他也會從這里出發,走訪摸排企業反饋的各種問題,全力協調解決。
正是因為有它的存在,前段時間,李先生發現自家公司的商標被他人冒用后,對“商標侵權”該如何處置一竅不通的他,就急匆匆走進警企服務站求助。作為“項目警官”的王慧雄接待了他,并第一時間接下了這個“單”。
“當時我就告訴他,不用擔心,去年就有公司遇到過類似問題,我們有專人幫忙維權。”王慧雄說,隨后他邀請駐點經偵民警張國康一同調查。初步收集整理證據材料后,他們就將其移交給了江北公安分局經偵大隊。
王慧雄在了解社情民意
案件告破后,王慧雄覺得這事很有借鑒意義,又當了一回“網絡主播”,請來其他企業負責人,將這一案件搬上網絡直播課堂,重點圍繞知識產權等相關內容進行科普并提出建議。“我所在轄區實地辦公企業有1200多家。在維權意識日益增強的今天,我覺得作為一名‘項目警官’,自己有義務提醒企業規避相關法律風險。”他說。
王慧雄還告訴記者,推出“項目警官”機制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企業和員工在家門口享受報警接待、法律咨詢、戶證業務、防范宣傳、糾紛調處等全方位服務。這樣他們才能在這里安心經營生產,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他還說:“服務企業發展是公安的使命任務之一。所以,上面把我們派下去,讓我們把問題帶回來,用‘靶向式’的靠前精準服務、‘問診式’的風險防控服務、‘管家式’的貼心護企服務,為企業經濟發展蓄能加速。”
王慧雄在與同事溝通工作
另據記者了解,三年前為確保疫情下企業返工復工而成立的“項目警官”團隊,如今已成為江北公安服務企業體系中的重要一環,線上線下都有了服務企業的專員。截至目前,“項目警官”們已累計走訪企業2590家,幫助其解決困難92件,企業滿意度大幅提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