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凌晨,當大多數人都還在夢鄉中,僅與高新區一江之隔的鎮海突發新冠疫情。自當天清晨高新區聚賢街道聚賢、翔云、廣賢、菁華4個社區接到上級指令起,70名社工迅速行動,投入到這場戰“疫”中,守護著3萬余名居民的平安。
不放過任何一個薄弱環節
在廣賢社區,書記朱燕眼里充著血絲。但她沒有時間停下腳步,社區還有各種工作在等著她。從小區進出到上門排查、從物資供應到心理疏導、從衛生檢疫到應急處置……社工們陪同醫護人員挨家挨戶上門為居家隔離的居民進行核酸檢測。
廣賢社區有4個住宅小區、9個公寓,面積大、范圍廣。面對復雜的轄區環境,她只能帶領15名社工日夜忙碌,守嚴守牢社區這道防線。“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關鍵防線。”這是朱燕始終記在心里的一句話。
廣賢社區是商貿樓宇較多的轄區,很多企業員工在單位點外賣,一些外賣送餐員不按照大門路線走,總會另辟蹊徑——損壞綠植繞過查碼、測溫,踩出一條小道,再送餐至商貿樓宇……這種情況屢禁不止,致使送餐員紛紛效仿,從而無法達到防疫管控的效果。
一籌莫展之際,朱燕只能動員高新區派出所聯合執法,并和物業負責人、美團餓了么外賣點位負責人相互配合,通過采取上傳系統、識別人員、警告、宣傳等一系列舉措,有效地遏制了這種行為,使小門管控起到了強有力的效果。
面對記者的采訪,疲憊的她擺擺手:“雖然每天的工作量不小,但與醫護工作者的危險程度和辛苦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機不離手,不喊一聲累
除了廣賢社區,其他社區的防疫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展開。
在菁華社區,為了及時、準確、高效地完成人員摸排任務,社工們顧不上吃一口熱飯,不是在電腦上收集人員來往資料,就是在進行電話溝通,往往等到有了喘口氣的時間才發現手邊的泡面已經冷卻,匆匆扒兩口面條又投入到了工作中。
在翔云社區,社工們在緊張核實系統下發的疫情消息的間隙,仍高效快捷地為絡繹不絕來辦理甬行證的老年人服務。“這幾天我們網格員都是機不離手,固定電話、工作手機、微信、浙政釘等鈴聲不停地響起,沒有停歇過。”即使工作是這么的緊湊和忙碌,社工們表示,疫情期間,能夠給予居民最大的安全保障和生活便捷就是他們最大的心愿。
在聚賢社區,社工們或反復上下高層建筑,為居家隔離的居民安裝門禁系統;或扎根辦公室積極推進摸排工作有序準確推進;或和志愿者、物業配合在各個小區門崗處測溫查碼工作。所有人各司其職,配合默契,不說一聲苦,不喊一聲累。
鎮海疫情發生以來,聚賢街道各社區的社工們自愿放棄雙休日,工作日也是加班加點。因為他們知道,社區是疫情防控的神經末梢,它的靈敏度決定著防控工作開展情況的順利與否,直接牽動著整個防控工作的脈搏。疫情面前,他們主動實行“5+2、白+黑”的工作模式,眾志成城,構筑起聯防聯控、克敵制勝的銅墻鐵壁。
寧波晚報記者 陶倪 胡琦 通訊員 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