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優化營商環境改革5.0版方案今天(12月15日)正式公布。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鄧慧敏在今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北京將重點圍繞仿冒混淆、虛假宣傳、商業詆毀等不正當競爭行為,以及醫藥、公用事業、建材、生活消費品、教育培訓等民生領域加強反不正當競爭和反壟斷執法,促進形成公平競爭、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
鄧慧敏介紹,在新一輪營商環境改革中,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將聚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事中事后監管體系、維護公平有序競爭環境等方面持續發力。
完善市場主體登記制度方面,堅持以信用承諾為基礎,推進準入便利化改革。提升“e窗通”網上開辦功能和智能化水平,在企業名稱自主申報、住所(經營場所)智能匹配、經營范圍點選等辦理環節提供場景式服務,完善市場主體登記、稅務、社保、公積金、銀行開戶等業務網上協同辦理,著力打造協同、規范、標準、便利的企業開辦模式。落實市場主體除名制度、探索建立歇業備案制度、擴大簡易注銷適用范圍,進一步完善企業退出方式。
會同北京市政務服務局持續推動“證照分離”全覆蓋,開展改革核查,確保改革事項落地落實;統一區級“證照分離”改革標準,分類制定區級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清單。
推動構建新型監管體系,在簡政放權的同時確保管理不松懈。統籌一體化綜合監管改革試點,率先在餐飲、物流、醫療、旅游、養老、物業管理、建筑工程、教育培訓、互聯網平臺等九個行業領域,創新實施場景化的綜合監管。
對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等特殊重點領域,持續落實全覆蓋的重點監管。在食品藥品等領域依法依規實行嚴格監管,對情節嚴重的違法行為依法從嚴從重處罰。對兒童用品、家電、電子電器等重點領域獲證產品開展認證有效性抽查;對涉天然氣特種設備、電梯等開展專項整治,在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領域積極推行信用監管。
加強知識產權執法方面,積極開展京津冀知識產權執法協作,推進在信息共享、案件查辦、聯合執法等方面取得實效,適時聯合開展打擊侵犯冬奧會、冬殘奧會知識產權行為專項執法行動。深度運用互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手段打擊網絡侵權,推進執法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