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正值櫻花開放時節,南京雞鳴寺吸引了大批游客。近日,有網友拍下工作人員在雞鳴寺正門前手持“反悔門”標識引導游客離開的照片,引來了許多網友調侃:“我佛果然慈悲,還給反悔的機會。”由于賞櫻的游人很多,設立“反悔門”是為了引導中途放棄游覽的游客有序離開。有人認為,雞鳴寺設“反悔門”,暗合了“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的佛教用語。給游客一次反悔的機會,對于緩解景點接待壓力、提升旅游體驗質量大有裨益。
2020年國慶假期,“黃山爬到一半想回家進退兩難”的信息登上了微博熱搜。當天,黃山景區人山人海,再加上遇到陰雨天,很多游客被堵在山道中進退兩難。望著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隊伍,有人高喊:“我后悔了,我不想出來玩了,我想回家!”然而,對于游客來說,想后悔卻往往沒有機會。很多時候,只能跟著摩肩接踵的人流,硬著頭皮往前慢慢移動。
景區設“反悔門”,就是給游客一次果斷止損、改變行程的機會。如果看到景區游客爆滿,繼續游覽下去,除了身心俱疲外,不會有太好的旅游體驗。在這種情況下,后面的游客就可以及時放棄游覽,通過“反悔門”迅速離場,避免扎堆。
最近,各地櫻花陸續盛放,一些熱門的賞櫻地開啟“人從眾”模式。南京雞鳴寺在正門前設置“反悔門”,就是根據客流情況疏導分流人群的有效舉措。同時,作為寺廟,“反悔門”的名字本身也蘊含深意,能夠讓游客們會心一笑,主動配合。
應該說,疏導客流是景點的法定責任和義務。旅游法第四十五條明確規定:“景區接待旅游者不得超過景區主管部門核定的最大承載量。景區應當公布景區主管部門核定的最大承載量,制定和實施旅游者流量控制方案,并可以采取門票預約等方式,對景區接待旅游者的數量進行控制。旅游者數量可能達到最大承載量時,景區應當提前公告并同時向當地人民政府報告,景區和當地人民政府應當及時采取疏導、分流等措施。”
景點設立“反悔門”疏導游客的做法值得肯定。不過,還應該看到,在景點門口疏導分流游客,存在一定的滯后性。一方面,大量游客在景點門前聚集,無疑會給景點及周邊路段帶來交通壓力,甚至可能造成擁堵。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分流效果。一些游客不愿“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很可能選擇繼續游覽,“反正既然都來了,不能白跑一趟”。
因此,景點設“反悔門”,應做到關口前移。廣大景點應充分發揮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等作用,實時公布景點游客數量,提前告知啟動疏導分流方案,避免讓游客大老遠跑過來吃“閉門羹”。有關部門和第三方機構不妨借鑒智慧交通地圖的模式,制作“智慧景區平臺”APP,哪些景點人多、哪些景點人少,可以一目了然、清清楚楚,從而引導游客“削峰填谷”,有序出游。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