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1月11日,萬達酒店及度假村與凱撒旅業在北京萬達文華酒店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就文旅產業鏈一體化創新與發展達成全面、深度戰略合作。
此次雙方戰略合作,一方面將共同推進會員等級匹配,實現資源互補,提升會員權益,為彼此會員穩定發展提供重要支持;另一方面將基于各自優勢,共同優化酒旅產品,推動IP營銷,打響萬達酒店和凱撒旅業雙品牌合作發展的市場影響力,并推動萬達酒店品牌海外酒店多方位發展,尋求互利共贏。此外,雙方還將在文旅細分特色產業鏈條,包括會獎差旅、康養、研學等市場不斷創新、持續發力。
其實,在此之前,已經有不少OTA、旅行社等企業入局酒店投資領域,他們利用自身技術、會員、服務和營銷等優勢,在酒店行業“排兵布陣”,不僅掌握了更多酒店資源,也為酒店品牌的項目開發、服務運營提供了不少助力。
對此,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游產業研究院副教授吳麗云分析,以往大多是以戰略投資的形式呈現,而此次萬達與凱撒則是采用了合作的模式,雙方互相利用各自優勢為對方賦能,這種合作如果能真正為雙方帶來利益,則可以持續下去。“這反映出萬達對疫后文旅市場復蘇的看好,希望借助凱撒的市場和資源基礎進一步拓展客源,開拓經營空間,同時,也能利用凱撒在境外的原有業務優勢,為萬達境外擴張提供一定的保障。對于凱撒而言,穩定的酒店資源以及雙方可能的品牌合作,也能為凱撒提供業務發展的新空間。”
那么,酒店與旅行社的合作是否真的可以落地生根?隨著市場的放開又是否會出現更多可能性?在部分業者看來,合作能否真正落地深化,取決于合作過程中雙方為彼此提供的資源、帶來的效益能否滿足預期,比如在IP打造、產品更新、合作前景和預期效益等方面能否互惠共贏。如果無法實現雙贏,這種相對松散的合作就會流于形式。
吳麗云分析,如果此次雙方合作能夠真正深化落地,將凱撒的境外資源優勢與萬達的境外酒店拓展需求相結合,雙方或許會在資本、資源方面有更深層次的合作,比如細分特色產業鏈的開發和打造等,具體的合作效果和形式尚有待觀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