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5月30號早上9點31分,神舟十六號從酒泉成功發射,隨后經過6.5小時的時間,神十六成功對接中國空間站。
和前面幾次載人發射一樣,本次也是全程直播,不過有不少網友比較好奇,空間站現在已經實現了8K影像技術,為什么火箭返回艙內的直播畫面,依舊不清晰呢?
本次神舟十六號發射,是中國空間站運營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意義重大。而隨著桂海潮作為載荷專家進駐空間站,意味著接下來空間站將作為我國的太空科學實驗基地,可持續地進行科學研究。
(資料圖)
當神十六航天員打開艙門,和神十五會師的那一刻,成為了歷史的定格。兩個航天員乘組拍下“全家福”,共同向牽掛他們的全國人民報平安。
要知道這是中國航天史上,第二次出現6名航天員同時在軌的畫面了,當時看到直播時,非常激動。
而且這一次在神十六火箭發射時,空間站3人也是全程在關注的。
對此,有不少網友提出了一個疑問,那就是觀看直播畫面時,對比空間站和返回艙內的兩組畫面,發現畫質相差很大,神十六返回艙畫面不太清晰,甚至偶爾有卡頓的情況出現。
這是什么原因呢?難道說,現在我國的航天技術,依舊技術不到位,不能突破?
而熟悉中國航天的網友應該知道,這次的神十六,是新一代的載人飛船,較之前的飛船有很大的升級和改進,但即便如此,依舊看不太清晰,為什么呢?
其實,并非是我們現在不能做到,之所以很模糊,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我國的神舟飛船,一直都是采用的S波段,傳輸帶寬有限,而空間站內部采用的至少都是星間鏈路的KA波段,比S波段高出好幾個量級;
通俗來講,就是說S波段的通信天線太小,帶寬不夠,導致出現畫面模糊的情況。
2、既然如此,為什么不進行改進呢?其一是我國的飛船研制,一直都是小修小改,沒有進行大的改動;
其二是載人飛船說白了是一個載具,主要的目的,是將航天員送入太空對接空間站,因此,根據優先級,首先是要保障安全和舒適。
因此,有效載荷才是最主要考慮的,返回艙內部本身面積就不夠,如果僅僅為了提高畫質,而占用返回艙的空間,這將影響火箭運行系統的載荷和穩定。
3、火箭發射和返回艙返回時,速度極快,這時候還需要保障航天員和地面指揮中心能夠實時通訊,這對于信號傳輸的信道帶寬要求極高,所以優先保障畫面暢通。
而我們看到的畫面雖然很模糊,可是已經足夠讓地面觀察到航天員的狀況了,所以這么多年沒有增強畫質的迫切性需求。
4、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其實直播畫面不僅僅比較模糊,甚至在有些關鍵節點上,還出現卡頓,比如船箭分離時。
其實這是出于保密的需要,返回艙是一個核心區域,再加上內部的控制面板、航天員手上的手冊等等,都是機密資料。
這個發射直播,全球都可以免費觀看。所以根本沒有必要進行最高清畫質的呈現,只要能夠大致看清即可,也不會因此暴露過多細節。
總之,現在我們能夠想到的問題,航天專家都有考慮到。
航天發展,是一個國家最尖端科技的呈現,我們作為普通人,沒有必要過多質疑,支持中國航天,做航天團隊的堅強后盾就已足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