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有個十分不理解的地方:據林場主孫國友講述,他曾經是身家千萬的工程老板,放著好好的房地產生意不做,攜家帶口,千里迢迢、斥入巨款,跑到大西北植樹治沙。為了理想?但理想能當飯吃嗎?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的生計問題怎么解決。這里面是否還存在其他隱情?
在河觀輿 | 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這兩天,寧夏萬畝林場主“跪地求供水”的視頻火了,是的,莫名其妙地就火了,然后就是涉事煤礦的回應,稱正在協商,相關問題正在核查,還配圖一眾煤礦領導與該林場主同在一間會議室。具體的協商結果是什么?至今好像也沒給出一個明確的答復。涉事煤礦的回應,充其量也是出于安撫洶涌輿情的需要,做了一個防守性的例行姿態。
目前來看,網絡上的輿論戰隊基本是一邊倒,大多數網友對于林場主孫國友報之以同情和憐恤。現在網上除了孫國友本人跪地求水的視頻外,其女兒、妻子也紛紛進場,發揮著關鍵爆料人的角色。孫國友的女兒孫悅在視頻間中以“沙二代”自稱,以持續更新視頻的方式,聲情并茂地向外界關心此事的網友進行實時通報。孫國友一家借助短視頻輪番上陣,爭取輿論支持,向涉事煤礦及有關部門,可以說,真把當地架上了火爐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昨日,央廣網就此事進行評論,標題極具鼓動性,稱供水和調查必須馬上到位。文內還將此次萬畝林場“斷水”一事與當地生態環境保護和我國治沙成效相聯系,似乎站在某種“政治正確”的高度,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對事件相關方進行降維打擊,應該講,昨日央廣的這篇小作文,對于地方的“殺傷性”還是比較大。
除了央廣外,今天(3月30日)中午,又一央級媒體發聲,中新網發表評論,呼吁當地相關部門及時調查清楚真相,不要讓各種傳言、甚至謠言之火越燒越旺。應該講,相比于央廣網,今天中新網的言論就比較克制和謹慎。
從目前的輿論纏斗來看,涉事林場主與當地有關部門基本上是各執一詞,信息基本上都是單向的,各說各話,暫時還無法達成一個有效共識。由于孫國友一方發聲較早,以弱者自居,占據了輿論的有利態勢,所以目前的輿論戰隊是一邊倒的。“斷水”的真相究竟是什么?這里面又牽涉怎樣的利益糾葛?我們現在還不得而知。
此外,我也有個十分不理解的地方:據林場主孫國友講述,他曾經是身家千萬的工程老板,放著好好的房地產生意不做,攜家帶口,千里迢迢、斥入巨款,跑到大西北植樹治沙。為了理想?但理想能當飯吃嗎?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的生計問題怎么解決。這里面是否還存在其他隱情?
我看了媒體對孫國友一家人的采訪,從當事人的陳述來看,他們植樹治沙的事跡堪稱“一腔孤勇”,但是,僅有一腔孤勇還不夠。我們現在看到是一個事物的A面,當然也需要看到B面,只有完整的、立體的了解到這起萬畝林場“斷水”背后全部事實真相,我們才能去判斷這起事件本身的是非曲折和公理道義。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下午,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瀕危物種基金項目(以下簡稱“綠發會”)旗下的@瀕危物種基金發帖,呼吁有關部門“應該立即制止孫國友在荒漠種樹”。帖子稱,孫國友在毛烏素沙漠的種樹行為,對地下水是一種掠奪,可能導致原生植被被破壞,導致荒漠變為沙漠。并且還直言,當地政府如果不予制止,任由輿論裹挾,當地生態系統將深受其害。建議當地職能部門客觀回應事實,引導輿論理性回歸,引導公眾關注荒漠保護。
“綠發會”作為長期關注西北生態保護的公益組織,對于此類發聲,秉承專業主義的精神,應該予以重視。在毛烏素沙漠植樹會不會導致荒漠變為沙漠,也期待更多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專業機構、專家進行更加充分和科學的論證。孫國友的植樹行為是不是一種非理性、不科學的種樹行為?也不宜輕下斷論。
現在全網都在關注這起“斷水”事件調查進度,我想當地也不會有什么好隱瞞的,實事求是、公開透明、依法依規,是正確處理此次事件的應有姿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