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三亞一女子爆料稱,自己的兒子正在店鋪門口寫作業,城管執法人員突然沖上前來將其寫作業的書桌收走,兒子嚇得趕緊躲回到了店里。孩子問媽媽,他們為什么要這么做?女子說,自己也不知道怎么解釋,所以就要為孩子討個說法。
據現場視頻內容顯示,一小男孩趴在屋檐下的桌子上寫作業,有幾名執法人員走了過來,其中一人用手指著小男孩,示意其趕緊走開。孩子一溜煙進了店里,再也沒有出現在視頻的畫面當中。
針對女子的爆料,相關人員稱其涉嫌超出店外經營,門口要干凈整潔。隨后,該區宣傳部回應稱,經核實該商戶多次違反門前三包責任,并不存在暴力執法行為。但是,洶涌的輿論并沒有因為官方的一直通報而停了下來,反而更加群情激昂。值得慶幸的是,2月14日吉陽執法局已經責令相關人員登門道歉。
(資料圖)
此事曝光后,可以說是一波三折,由占道經營到認定商戶多次違反三包責任,最后再承認簡單執法,造成不良影響。其實,這件事的背后還有一個影子,那就是創建文明城市,所以要求商鋪黃線外一般不允許擺放東西。何止是三亞?江蘇沛縣在253縣道城管挨家挨戶撕春聯,據說也是為了迎接文明城市復檢。
對于此事,網友們議論紛紛。
有網友認為,加強市容市貌管理固然沒有錯,但是疫情過后更需要的是人氣,讓街上充滿活力才是真正的繁榮和文明。要是每個孩子都這樣寫作業,社會充滿朗朗讀書聲,我覺得這才是中國文化與文明。
也有網友認為,可以先行教育,不聽的話再考慮采取措施。當著孩子的面,這樣簡單粗暴地收回,感覺對孩子的心靈是一種沖擊,一種傷害。偌大的三亞,竟然連一張小小的書桌都容不下嗎?
還有網友認為,估計這家商戶平時不遵守規定,所以才把城管執法惹火了。凡事都是有因有果,城管不可能無緣無故就把桌子和凳子給收走了。
那么,從法律上如何評價此事呢?
1、孩子寫作業是不是經營活動?
女子認為,自己兒子在店鋪外的滴水線下面,并沒有進行經營活動。而城管工作人員則認為,書桌擺放在屋檐下也算超出店外經營。其實,這個問題先要解決是不是經營的問題。明眼人一看就清楚,這是教育學習活動,與商業營利毫無關聯。如果可以這樣認定,那全中國學校的課室里豈非都是在搞經營?所以,將孩子寫作業定義為經營肯定是不對的。
2、城管執法人員是否有權收走桌椅?
城管執法關注的焦點更多的是占道經營,如果你是正常經營而沒有占道,原則上他們是不會去干涉的。城管執法人員是否可以收走桌椅,要看行政相對人是否違反了相關法律規定,相關規定里是否有扣押、沒收等措施。如果兩者都符合,那么城管執法人員可以按照程序行使自己的權力。
依據《海南省城鄉容貌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十九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城市道路、橋梁、地下通道以及其他公共場所設攤經營、兜售物品,且不得超出經營店的門、窗進行店外經營或者展示商品。違反上述規定的,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5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可以對行為人的物品、工具實施扣押。
顯而易見,扣押只限于占道經營。而且,即使是占道經營,也應當先責令改正,其拒不服從的,才能行使處罰。
3、城管執法人員的扣押(沒收)手續是否合法?
行政執法人員沒收、扣押當事人財物的行為,是在行使行政處罰權。依據《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一條規定,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沒有依法告知當事人其事實、理由和依據,或者拒絕聽取當事人的陳述、申辯,該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
從視頻記錄的內容來看,執法人員僅僅是用手指了指,然后就把桌子和凳子給放到車里去了。即使女子可能知道為什么,也替代不了行政機關的告知義務,更不能免除其聽取被處罰人申辯的義務。她做錯了事,你要對其進行處罰,就得先告訴她這個決定,然后還要認真傾聽她有無辯解意見。否則,這個處罰就會因為程序違法而無效。
創建文明城市,最終惠及的是民眾。可是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人只追求文明的形式,而忽略了文明的本質,結果就本末倒置了。光明網刊發時評文章稱:“城管操的心越來越細、伸的手越來越長,對正常的經營行為則要遏制過分干涉的沖動,保護好城市的煙火氣”。
執法應有度,不僅是指恪守邊界,更應當包容和有溫度。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三亞作為一個國際化的旅游大都市、宜居城市,其有著廣闊的海岸線和優美的風景,吸引了國內外眾多游客的目光。有了大海一般寬闊的胸懷,才能打造一個更具人情味的市容市貌和城市文化。對于此事,您怎么看呢?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剛哥說法
關鍵詞: 城管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