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昨天(18日)介紹,今年前三季度,全市PM2.5累計濃度為32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總體呈改善趨勢,為歷史同期次優;全市國考斷面優良水質占比70.3%,無劣Ⅴ類,動態達到國家要求;全市土壤環境狀況保持良好。
今年以來,全市持續推進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有序推進各項重點任務措施落實。對揮發性有機物(VOCs)進行專項治理,針對夏季臭氧污染,實施汽修園區走航溯源整治、建筑類涂料和膠粘劑VOCs源頭管控、夏季錯峰裝卸油、打擊黑加油等VOCs治理八大專項行動,市區聯動探索VOCs高值區精細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效;而針對揚塵污染,采用“點、線、面”結合鞏固治理成效,5月至9月開展百日攻堅以來道路塵負荷較4月下降32%。
水資源保護方面,今年北京與河北省正式簽署《官廳水庫上游永定河流域水源保護橫向生態補償協議(2023年-2025年)》;完成3個市級應急水源地保護區劃定,指導昌平區、大興區水源地保護區劃定工作,5個區公布了區級飲用水水源地名錄。針對水環境治理,完成282公里污水管線建設,130余個村完成農村污水治理工程建設;經開區金橋污水廠主體工程建設基本完工。
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取得成效,北京首次成功入選國家山水工程,科學推進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生態保護修復。城市“綠心”入選自然資源部第四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
下一步,本市將繼續對標對表全年任務目標,緊抓四季度收官期,盡最大努力鞏固生態環境改善成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