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天(6月20日)為止,北京豐臺站開通運營已滿一周年。中國鐵路北京局的數據顯示,一年來,北京豐臺站累計服務旅客接近1600萬人次,其中,發送旅客750萬人次,到達旅客825萬人次,日均接、發旅客列車116列。今天,鐵路部門還在車站內設置了打卡點位,供旅客拍照留念。
車站工作人員在“北京豐臺站”牌匾處的打卡點位展示一周年紀念明信片。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車站內多處標志性區域設置打卡點
走進北京豐臺站的二層候車大廳,一抬頭就能看到一面“金字牌匾”,上面寫著“北京豐臺站”五個大字。這是不少旅客來到北京豐臺站必須要駐足欣賞的打卡點。在車站開通運營一周年之際,鐵路部門特意在“金字牌匾”處以及車站標志性的中央光庭處設置了打卡點位,方便旅客合影留念,鐵路工作人員還向過往旅客發送紀念品。
兩名旅客在車站中央光庭處的打卡點拍照。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北京豐臺站的前身是老的豐臺火車站,始建于1895年,曾服務老京張鐵路、京廣鐵路、京滬鐵路等多條線路,距今已有百余年歷史。隨著首都城市建設和鐵路快速發展,豐臺火車站承擔的相關業務相繼移交北京西站、豐臺西站等站辦理,2010年運輸業務全部停辦。
2018年9月,豐臺站改擴建工程正式啟動,2022年6月20日,新建的北京豐臺站正式開通運營。改建后的北京豐臺站設有32條到發線和32個客運站臺面,辦理經由京廣高鐵至石太客專方向的動車組列車,以及京廣線、京九線、京滬線、京原線、豐沙線、部分北京樞紐中轉普速列車客運業務。
今天,北京豐臺站開通運營滿一年。據鐵路部門介紹,一年來,北京豐臺站累計服務旅客近1600萬人次,其中發送旅客750萬人次,到達旅客825萬人次,日均接、發旅客列車116列,有效強化了北京綜合交通運輸服務功能,極大便利了人民群眾出行。
今天上午,旅客在北京豐臺站內候車。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候車大廳等地點增設146處緊急呼叫按鈕
北京豐臺站建筑面積約40萬平方米,不僅面積大,而且建筑結構十分新穎。該站是國內首座采用高鐵、普鐵雙層車場重疊設計的特大型車站,形成了“頂層高鐵、地面普鐵、地下地鐵”的立體交通模式,方便旅客“無縫”換乘城市交通。
同時,車站屋面的中間位置設有一條采光天窗帶,形成中央光庭,為高架車場及高架候車廳提供了自然光源。車站外幕墻采用了實體墻面開深窗的形式,不僅滿足了房間采光通風的需求,還兼具一定的遮陽效果。
旅客李女士今天第一次到北京豐臺站坐車,在等車時步行至中央光庭,在打卡紀念點位領到了紀念書簽。“確實很新穎很震撼,車站的設計、服務都很有特色,等車的時候一點也不枯燥,座位數量也很多。”李女士對北京豐臺站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開通運營一年來,中國鐵路北京局結合廣大旅客出行需求,積極優化北京豐臺站設備設施,不斷提升旅客出行體驗。在候車大廳立柱、衛生間等地點設有146處緊急呼叫按鈕,按鈕的后臺終端連接車站12306服務臺,旅客如果出現身體不適等突發情況,可以隨時按下緊急呼叫按鈕與工作人員進行語音對話;在母嬰哺乳室門外增設遠程電子門鈴,有哺乳需求的旅客只需按下門鈴與工作人員取得聯系,就能進入母嬰室;在候車區增設共享充電設備18臺,在飲水處增加飲水機數量,在衛生間供應洗手熱水,在12306服務臺配備醫藥箱、針線包、口罩、免洗消毒凝膠,全力滿足旅客需求。
車站中央光庭處設有問詢臺,工作人員為旅客答疑。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已開通至河北固安的通勤列車,上座率達80%
在提升硬件服務水平的同時,中國鐵路北京局還在北京豐臺站推出多項服務舉措。
實施鐵路、地鐵安檢單向互認,暨鐵路旅客出站換乘地鐵時無須進行二次安檢,使旅客換乘地鐵時間平均縮短了15至20分鐘,提高了換乘效率;與地方相關部門單位協調聯動,在春暑運、節假日等旅客高峰時期精準提供旅客和列車到達數據,為適時延長地鐵運行時間、增派出租車和網約車創造條件,確保旅客安全高效出站接駁;定期對站內空調的風道、濾網等進行清理消毒,保證站內始終空氣清新、溫度宜人。
今年5月底,北京豐臺站至河北固安的通勤列車正式開通,目前,其上座率達到80%,每趟車都能運送約800名通勤旅客,方便了跨省通勤族的出行。
鐵路部門表示,北京豐臺站在京津冀地區的交通輻射作用越發顯著,有效緩解了北京站、北京西站等既有車站的壓力,進一步提升了首都鐵路樞紐綜合服務能力,對服務支撐京津冀協同發展、完善京津冀區域鐵路網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