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19日上午,一只5天前由北京猛禽救助中心(BRRC)接救的紅隼雛幼鳥,在社區物業和居民的幫助下回到了自己的家。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之所以能找到這只紅隼的鳥巢,竟是因為它的“兄弟”在學飛過程中也掉落下來。
時間追溯到5月14日,北京猛禽救助中心的康復師周蕾在豐臺區南苑鎮派出所接到一只紅隼雛幼鳥,得知它是在京糧悅谷家園小區被發現。因無法確認紅隼掉落的具體地點,周蕾便將其接回中心養護。5月18日,北京猛禽救助中心又接到尋求救助紅隼的電話,地點恰巧是京糧悅谷社區,康復師們意識到,這很有可能是來自同一窩的紅隼。
在京糧悅谷家園小區,社區工作人員梁女士介紹,5月18日上午9點左右,綠化工作人員在社區門口修剪黃楊時,突然跟前飛落一只小鳥,撲騰后沒再飛起疑似受傷,工作人員便將小鳥送至社區。“我們當時發現這只小鳥不太一樣,雖然不確定具體是哪種鳥類,但可以肯定它是國家保護野生動物。”梁女士告訴記者,之后他們聯系到了北京猛禽救助中心。
5月18日下午2點,北京猛禽救助中心的康復師來到社區,在社區、物業工作人員幫助下,尋找到了紅隼的家——位于一棟居民樓的高層樓外。隨后,聯系居民入戶將紅隼送回巢。在那個鳥巢中,康復師還發現有3只同齡的紅隼幼鳥。“雖然我們中心每年也都會接收猛禽雛幼鳥,并通過科學的喂養在它們長大后成功放歸自然,但是對于雛幼鳥來說,跟自己的父母學習捕食、飛行,在野外生存肯定是最理想的。”周蕾告訴記者。
紅隼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北京地區常見的小型猛禽,也是為數不多能在城市中生活的猛禽。據《北京鳥類志》記載,在北京地區,紅隼在5至6月間產卵,每窩產卵3到5枚。這與此次發現的紅隼幼鳥數量基本相符。隨著北京進入夏季,鳥類也開始逐漸進入繁殖期,如果遇到墜巢或初飛不利而掉落的雛幼鳥,市民可以聯系專業救助機構。
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