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北京市人民政府人民建議征集辦公室正式公布2023年人民建議征集參考議題。圍繞今年全市重點工作任務,向社會征集社情民意,真誠希望廣大市民、社會各界和海內外人士積極參與并提出您的建議。
(資料圖片)
您可以通過首都之窗“人民建議征集”專欄http://www.beijing.gov.cn/hudong/jianyi/、電子郵箱jianyi@beijing.gov.cn、錄音電話010-55572506,或者寄信函到北京市人民政府人民建議征集辦公室(北京市通州區宏安街2號院2號樓,郵編101117)提供建議。征集時間自公布之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
2023年人民建議征集參考議題如下:
1.深入實施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完成分區規劃修改維護工作,加快編制重點街區控規,著力提升核心區服務功能,啟動實施核心區控規新一輪行動計劃,加強重點地區綜合整治,以及推進核心區文物保護利用方面;
2.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京津冀協同發展格局,推動區域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科技創新、產業布局、公共服務協調聯動水平進一步提高,堅定有序推進疏解整治促提升,治理違法建設、騰退土地、推動留白增綠方面;
3.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打造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大力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健全“三城一區”融合發展機制以及實施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方案,全面增強首都人才凝聚力方面;
4.更大力度優化營商環境,優化企業準入、準營、注銷等事項辦理流程,推出更多“一證通辦”事項和“一件事”集成辦服務場景,健全“服務包”“服務管家”工作機制,為企業解難題、辦實事方面;
5.扎實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增強大國首都文化軟實力,抓好文明城區創建三年行動計劃收官,做好老城整體保護,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老字號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加強博物館之城建設,辦好惠民文化消費季,推動文化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方面;
6.強化交通綜合治理,加快推進“多網融合”,強化城市軌道交通與市郊鐵路、地面公交的換乘銜接,推進步行和自行車系統示范段工程建設,改善慢行系統品質,深化交通秩序治理,深入推進火車站、學校、醫院等重點區域交通整治,讓城市出行更加有序方面;
7.深入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狠抓污染防治不放松,持續改善空氣質量,實施節水條例,加強五大流域水生態保護修復和空間管控,進一步優化能源結構,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構建全民參與減碳的良好格局方面;
8.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加快健全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保持住宅用地穩定供應,保障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方面;
9.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提升居民準確分類投放水平,啟動非居民其他垃圾計量收費管理,完善社區可回收物、大件垃圾、裝修垃圾回收體系,開展物業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方面;
10.全面實施智慧城市建設規劃,深入推進“一網通辦”、“一網統管”、“一網慧治”,統籌各類公眾服務、政務服務和決策服務,完善大數據平臺,推動感知體系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方面;
11.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積極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堅持以改革激發農村發展活力方面;
12.提升普惠性養老服務,增加高質量養老服務供給,做好失能失智老年人照護,優化生育配套支持措施和婦幼健康服務,加快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完善社會救助制度,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健全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方面;
13.深入推進首都教育現代化,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拓展學前教育資源布局,健全學前教育普惠發展支持政策,鞏固提升“雙減”工作成效,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推進特殊教育普惠發展方面;
14.著力優化醫療資源布局,提升醫療救護設施配備,完善分級診療機制,加大社區衛生服務投入和全科醫生培養力度,加強鄉村醫療隊伍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拓展互聯網醫療應用,加強中醫藥傳承和作用發揮方面;
15.著力擴大內需,積極促進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和高質量發展,加緊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強化新消費地標載體建設,試點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提高生活性服務業品質方面;
16.發揮“雙奧之城”獨特優勢,扎實做好后冬奧文章,持續普及冰雪運動,落實場館賽后利用計劃,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新建或更新一批群眾身邊的體育設施,推動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方面;
17.抓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加大重點群體就業支持,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指導,加強青年就業援助,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方面;
18.深入開展韌性城市建設,健全防災救災體系,嚴密做好各類應急物資儲備和供應體系建設,開展燃氣、供熱、供排水管道老化更新三年行動,加強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重點領域安全隱患治理,深入開展火災隱患治理,深化食品藥品全鏈條安全監管方面。
此外,廣大市民、社會各界和海內外人士還可以就北京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其他方面提出建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