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2月23日,北京市發改委亮出京津冀協同發展9周年成績單。相關負責人說,近年來,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呈現新風貌,備受關注的城市副中心劇院、圖書館、博物館三大文化設施主體工程完工,今年將建成投用。
城市副中心劇院室外效果圖
近年來,本市扎實落實支持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意見和本市實施方案,副中心城市框架全面拉開,保持著生機勃發的良好勢頭。具體來看——
城市副中心劇院、圖書館、博物館三大文化設施主體工程完工,今年將建成投用;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完成結構總工程量50%,東六環入地改造西線隧道首段貫通;環球主題公園開園迎客,成為北京文旅新地標;優質要素資源加速集聚,張家灣設計小鎮、運河商務區分別注冊企業382家、1.97萬家;城市副中心加快打造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北京綠色交易所正式落戶,副中心成為北京平原地區首個國家森林城市。
與此同時,本市持續用力,通州區與北三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進入新階段。據介紹,兩地跨界道路通達性不斷提高,區域內已建成對接道路10條、跨潮白河橋梁5座;廠通路公路部分總體工程進度過半,潮白河大橋北京段、河北段已于去年年底同步開工;軌道交通22號線(平谷線)進入全面建設階段;北三縣至北京國貿地區通勤定制快巴試點開通。
同時,本市積極引導適宜產業向北三縣布局,成功舉辦2022年北京通州與河北廊坊北三縣項目推介洽談會,簽約項目37個,意向投資額280億元,2019年以來累計簽約項目160余個、意向投資額1080億元。
此外,大運河京冀段62公里實現旅游通航,潮白河森林生態景觀帶建設完成,初現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生態畫卷。北京潞河中學、北京實驗學校與三河開展合作辦學,中日友好醫院、友誼醫院等央屬、市屬醫院與北三縣醫療機構持續開展合作,助力提升當地公共服務水平。
“區域通辦”服務能力不斷增強,依托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云窗口”,推動3600余個政務事項延伸至北三縣。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