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12月19日的發布會上,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王厚廷介紹,市醫藥物資應急保障專班根據當夜和次日到貨情況每日調度,分析研判市場需求,制定分配計劃,集中發出調令,按時間節點集中統一調撥醫藥物資。
調撥原則包括:一是以需求為導向,結合庫存和調研情況,精準投放各級醫療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零售藥店等處;二是綜合考慮藥品功能主治、包裝和規格,合理投放藥品,適用于重癥患者的用藥優先配送至大型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和相應專科醫院,適用于兒童的劑型優先配送至設有兒科門診的醫療機構,對于投放至藥店的大包裝退燒藥嚴格要求按需拆零銷售;三是重點關注老幼病殘孕等重點人群用藥需求,第一時間給予足額供給。及時關注婦幼等專科醫院,老年群體集中的社區醫院等,充分考慮用藥禁忌、用藥配伍,做好老幼病殘孕等人群用藥保供。
此外,專班優化短缺藥品物流配送模式,開辟“綠色通道”,加快緊缺藥品由生產向零售終端流轉,讓緊缺藥品以最快的速度到達市民手中。目前,本市藥品生產企業產能逐步提升;醫療機構退燒藥庫存逐日增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庫存逐日增加;藥品批發企業銷售量逐日增加。
在昨日的發布會上,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郵政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金京華表示,近期受疫情和業務高峰的雙重影響,北京出現了部分快件的積壓,服務時限有所延遲。近期快遞變慢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響:一是部分“快遞小哥”出現癥狀、無法上崗,快遞企業一線收派人員比較緊張;二是正值“雙十二”業務旺季,快遞投遞量較12月初在持續增長,投遞壓力持續加大;三是北京及京外的部分散貨倉、分撥中心發生疫情,影響了產能,降低了快件打包分揀、中轉處理的時效。
為維護寄遞渠道暢通、保障快遞末端服務,市郵政管理局采取了補充快遞小哥在崗力量、強化末端服務保障、加強行業監督管理等多項措施。金京華介紹,相關快遞企業已派出超過2300人增援北京的投遞服務工作,人員力量得到相應補充。各企業結合自身實際提升末端投遞能力,順豐、京東、中通、圓通等企業開啟“夜派”模式,加密作業頻次,延長派件時長,以保障快件盡快送達。
同時市郵政管理局督促企業做好藥品、防疫物資等重點物品的優先投遞。截至目前,全市快遞企業產能整體上已恢復到正常的水平,人員上崗率提升到接近90%,京內分撥中心已基本不存在超期未處理的積壓件,快遞末端投遞效率明顯提升。
關鍵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