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社區“一刻鐘服務圈”建設中,最難解決的就是場地問題。隨著“疏整促”專項行動的開展,一些利用社區人防工程建設的便民菜站、活動室等便民設施應運而生。
位于望京中福百貨地下的三源里市集,不光售賣生鮮果蔬、雞鴨魚肉,居民們還可以淘到不少意想不到的“寶貝”——小到針頭線腦,大到五金門窗。而這個場所,其實是由人防工程改造而來。
“給你看看我們這兒最稀罕的寶貝。”三源里市集的市場管理員武躍普走到一家攤位前,變戲法似的拉開抽屜,里面是各式各樣的紐扣。武躍普介紹,曾經有位顧客要買子母扣,哪兒都買不著,最后在這里找著了。“我們這兒有上千種商品,居民下趟樓什么都能買到。”
在朝陽區遠洋天地小區,八里莊街道依托人防工程打造了一座國防教育基地。運營負責人鐘偉介紹,基地位于地下二層,設有軍事書吧、老兵俱樂部、心理咨詢室等14個功能區,方便居民組織不同主題的活動。這里還有一座特別的“營地影院”——看電影需要鉆到帳篷里看。“放映廳按照營地形式設計,有星空有帳篷,適合親子觀看。”
人防工程可以利用的空間還有地上。在朝陽區綠洲家園小區,一直閑置的5處人防工程口部房被用作志愿者之家、居民活動室、老年活動驛站等,補齊了社區的硬件短板。小區南門附近一處口部房,是“巧手創藝坊”的活動室。活動室內陳列著精巧的珠編、布藝、十字繡等手工作品。團隊負責人劉春榮介紹,過去沒有活動場地,大家都是在家里編織,缺乏交流,“現在好了,我們也有‘辦公室’了”。
隨著“疏整促”專項行動的開展,平時“藏”在社區里的人防工程充滿溫度和煙火氣。在西城區的一些老舊小區,出現了利用人防工程開展的便民倉儲服務,讓居民家的閑置物品有了安全存儲的場所。在海淀區,人們依托人防工程建起了村史館,利用地面老舊人防設施打造社區“微景觀”。在朝陽區,今年已完成全區43個街鄉688個社區的人防建設任務,實現全區社區人防建設全覆蓋。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共利用人防工程提供5422個停車位。
關鍵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