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記者從朝陽區“兩會”獲悉,2022年朝陽區將推進京哈高速加寬改造和通馬路、京密快速路建設,亮馬河北路、大羊坊路、王化路將正式開工,建成駒子房路等10條主次干路、支路,新增停車位3000個,實施望京地區、亞奧地區交通綜合治理。
亮馬河北路、大羊坊路、王化路將開工
朝陽區交通委副主任張斌源介紹,2022年,朝陽區將繼續完善交通基礎設施,推進京哈高速路加寬改造工程。主路全長12公里,涉及朝陽區7公里。項目按照高速公路標準擴建,建成后,原有的雙向六車道主路將拓寬成雙向八車道。
同時,按照城市次干路標準,將擴建五方橋至白鹿收費站段輔路,全長約2. 3 公里。京哈輔路的拓寬改造,使沿線鄉鎮(王四營鄉、豆各莊鄉及黑莊戶鄉)出行更加便利。
張斌源表示,該工程建成通車后,將成為朝陽區聯系中心城區、城市副中心快速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輔路加寬改造后將有效提升中心城區與朝陽區和城市副中心的交通連接,有效緩解局部擁堵狀況。
此外,2022年,朝陽區將開展通馬路、京密快速路建設,實現亮馬河北路、大羊坊路、王化路開工,建成駒子房路等10條主次干路、支路。
未來5年,朝陽區將發揮“廊道”作用,完善聯通首都核心區與副中心的多層次交通體系,加快推進魯店北路、觀音堂路等連接副中心的道路建設,進一步加強與城市副中心的交通聯系。朝陽區將結合重點產業項目、上市地塊及保障房、重點商圈周邊配套道路建設需求,加快王四營、電子城北擴區等區域的道路建設。同時加快建設垡頭東路,垡頭西路,雙橋東路等重點道路,做好周邊地區產業發展的重要保障。
2022年將新增停車位3000個
對于駕車出行的市民而言,車輛要通暢出行,更要有地兒可停。2021年,朝陽區在北京朝陽站周邊新增居住區停車位1100余個,在居住區周邊大力推廣“八里莊模式”。今年全區協調錯時共享停車設施10處,新建立體停車設施5處,新增居住區停車位3000個,通過引進推廣智慧停車,進一步規范停車秩序,讓居民有地停、便捷取。
2022年,朝陽區將運用新機制提高路側停車管理水平,充分挖掘居住區周邊停車資源,計劃全年增加3000個停車位資源。同時,進一步在全區推廣“八里莊模式”,鼓勵有償錯時共享停車,破解停車難題,推進立體停車設施建設和停車行業的精細化管理。
張斌源介紹,“十四五”期間,朝陽區將聚焦路內車位電子化收費改革,實現全區既有路內電子收費全覆蓋,同步推進公共停車場動靜態數據接入和車位共享盤活現有存量泊位,打造緩解“停車難”問題的樣板。預計到2025年,朝陽區將增加停車位共1萬個。
實施望京地區、亞奧地區交通綜合治理
2021年,朝陽區北京CBD實施交通優化工程,共建設了27公里慢行系統,增加25處安全島,路口全部實現無障礙過街。朝陽區在該區域實施了機動車地面全域禁停和電子圍欄管理,機動車違法停車數量下降約40%,共享單車無序停車數量下降約88%,區域違法停車、無序停車現象明顯改善。
2022年,朝陽區將持續推進望京、亞奧等區域交通綜合治理,對區域道路路網、交通組織、交通設備設施、公共交通、街區景觀、停車治理等多方面進行系統綜合改造,打通城市交通脈絡。
望京區域交通綜合治理范圍北起北五環,南至東北四環,西起京承高速,東至機場高速,約14.5平方公里。“我們將突出以人為本,慢行優先理念。構建‘一區、兩環、一廊、六園、多聯絡’的慢行休閑骨架體系,全力打造望京綠道網絡,建設18公里望京外環休閑綠道。” 張斌源表示。
朝陽區還將綜合運用大數據、全息感知、5G技術、電子圍欄、違停抓拍等科技手段,提高區域內小汽車、網約車、電動車、共享單車等智慧化管理水平。同時,壓縮機動車道拓寬步行空間,注重與商圈協調聯動,因地制宜增加綠化小品、休憩漫步以及商業外擺空間等,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在亞奧地區,將開展慢行系統改造,通過調整道路交通組織、完善交通標志標線、優化公共交通、改善停車秩序、加強科技管理等方面,營造安全、連續、便利、舒適的慢行出行環境。預計改造后慢行出行比例提升10%、慢行設施水平全面提升90%、慢行交通服務水平提升40%。
“未來五年,朝陽區將按照‘系統研究,示范打造’的原則,推進大型、異形交叉路口改造,通過縮小行人過街距離、完善慢行空間、警示引導、重新組織流線等措施,對路口秩序進行點對點研究,提升過街安全性、便利性和秩序化。” 張斌源表示,朝陽區將繼續加大對學校、醫院的專項治理,暢通上學就醫路。同時運用智慧科技手段賦能基礎工程,讓區域交通出行更智能、更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