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北京市石景山區八大處公園門區及周邊環境整治一新開放亮相,即日起接待游客。改造后的門區環境發生了顯著變化,微循環路打通,溪水景觀、步行廣場建成,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游園體驗。
八大處公園位于西山風景區南麓,為國家AAAA級景區,是一座歷史悠久、風景宜人的山地佛教寺廟園林。但是近年來,景區一直存在交通擁堵、停車困難、周邊環境不匹配、景觀特色不突出等問題,難以適應發展新要求和市民游客的期待。
本次八大處門區及周邊環境綜合整治項目自今年3月起開工,包含景觀工程和架空線入地工程兩部分,實現了優化原有交通路線、景觀改造及基礎設施完善等預期效果。
緩解交通擁堵方面,改造工程將八大處公園門區原有公交場站的駐車功能外遷,兩個停車場外遷至金頂山路生態停車場,社會車輛只允許臨時停靠,打通微循環路,在門區形成微循環,緩解交通擁堵。
與此同時,改造項目還對門區近88000平方米地塊進行了景觀改造,打造門區溪水景觀,形成步行廣場。現狀明渠進行了景觀化處理,結合一處長安寺等現有園林景觀進行空間營造,深挖八大處歷史文化內涵,打造了舒適、自然、安全的步行文化廣場。同時,項目還將八大處路東側步行路改為曲線設計,拓展空間,與八大處文化介紹、種植、景石、園林小品等結合,形成優美道路景觀。
在這次改造的同時,項目方還同步完善了市政配套設施,實施門區架空線入地工程,對八大處路、八大處停車場路1458米原有線路及41根電桿進行拆除,對微循環路的路燈進行改造,徹底治理八大處門區周邊及上空環境。地下排洪管涵也實現全線貫通,可滿足20年一遇排洪需求。
如今,八大處公園周邊道路寬了,環境好了,游客的游園體驗得到明顯提升。接下來,八大處公園將繼續做好門區改造后續收尾工作,做好現有建設設施維保、綠化養護以及水電氣路運行保障,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生態和文化資源,力爭三到五年內重現“三山八剎十二景”,帶給游客更好的游園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