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在東城區“兩會”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東城區教委主任高偉介紹,明年東城區將啟動新一輪干部教師交流輪崗。
高偉介紹,作為全國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先進地區、國家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東城區通過一系列教育綜合改革“組合拳”,形成47對教育深度聯盟校、14所新增9年一貫制學校、8條優質教育資源帶以及7個教育集團,全面推進中小學優質品牌化建設,學區內優質教育資源全覆蓋。
繼北京市文匯中學南校區引入天壇-永定門外學區后,北京匯文中學南校區、北京市第十一中學南校區再次落地天永學區,更多改革發展成果惠及百姓。
作為全市首批義務教育學校干部教師交流輪崗試點區之一,東城區啟動干部教師交流輪崗,充分發揮深度聯盟、九年一貫、優質教育資源帶和教育集團優秀人才的引領帶動作用。新增東城區史家胡同小學與革新里小學、北京景山學校與北京市前門外國語學校、北京市第二中學與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學等27對交流輪崗試點結對校和天壇-永定門外學區1個試點學區,重點以全職交流為主,通過課堂教學、跟崗鍛煉、課后服務、共同教研、跨校指導,加大中小學普通教師、教科院教研員、少年宮、科技館、職業教育教師交流輪崗。
高偉介紹,2014年以來,東城區通過“盟貫帶集團”管理模式,打破“優質資源帶”校際間招生壁壘,打破校際間干部教師交流壁壘,形成干部教師交流輪崗機制,東城區也因此被教育部評定為全國首批“區管校聘”示范區。
在“雙減”背景下,在原有教育綜合改革基礎上,東城區以教育集團為帶動,以學區均衡為重點,啟動干部教師交流輪崗,制定《深化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干部教師交流輪崗工作方案》,按照全職、兼職二種模式,普通教師、骨干教師、干部交流輪換三個維度,課堂教學、作業管理、課后服務、共同教研四項內容為重點推進干部教師交流輪崗。通過新形成27對結對校,從普通教師、骨干教師和黨政干部三個維度選派干部教師交流輪崗。
另據介紹,東城區積極探索的“雙師課堂”,在匯文中學教育集團、史家教育集團、廣渠門中學教育集團、北京市第十一中學、北京第一師范學校附屬小學等學校及其跨區合作辦學開展試點工作,目前已建立78個“雙師教學教室”,提供優質“雙師課程”超百節;推進家校社共育,培訓東城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師達1200余名,形成“雙減”工作合力。
同時,東城區以教育部命名的“義務教育課后服務典型案例”區為契機,在課后服務的時間保證、內容豐富、特色彰顯等方面做出新探索。79所中小學的8800余名中小學教師以及少年宮、青少年科技館等近400名特色教師參與課后服務,學校開設的體育、美育、勞動等素質拓展類課程4100余門,全區近9萬名中小學生受益,切實解決家長后顧之憂,超九成的東城家長對課后服務工作表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