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中國寧波網記者王博 劉亮/攝
今天一大早,鄞州區五鄉鎮九峰陵園就迎來一批掃墓客。記者現場觀察發現,掃墓過程中,點香燒紙、燃放鞭炮的少了,用鮮花、植樹代替元寶、塑料花的多了。
陵園的一處公墓前,郭師傅和幾名家屬在親人墓前寄托哀思,他們將一瓣瓣鮮菊花撒在墓前,喃喃細語。“我們家老人是去年去世的,屬于新墳,按規矩要早一點上墳。幾個兄弟姐妹約好,早點來祭掃。”
“外婆,您安息吧!我們明年還會再來看您。”市民張女士和家人來為逝去的外婆獻花、誦讀祭文。她表示,外婆吃了一輩子的苦,為這個家付出了很多,特意趁周末休息,全家開車來祭掃。
“疫情3年,好多人沒有掃墓祭祖。放開后,希望能彌補遺憾,加之今年過年比較早,掃墓大軍提前出現,出了正月,不少市民就陸續開始掃墓了。”九峰陵園負責人王金康說。相比前3年,今年2月下旬以來的掃墓客已經突破5000人次,總人次比去年翻了一番。
針對提前到來的掃墓大軍,王金康和工作人員未雨綢繆,做了充足準備。一方面,提前通過網站、微信群和電話等方式告知,引導錯峰預約掃墓避免擁擠;另一方面,安排志愿者引導群眾采用植樹、獻花等祭掃方式代替傳統的燒紙、燒香,樹立文明祭祀新風。此外,陵園還推出了代掃墓服務。
當天,除了掃墓客,陵園內還有幾十個工人忙著植樹。大家或刨土挖坑、或扶苗澆水,栽種下百余株樹苗。
據悉,陵園今年新推出的植樹祭掃頗受掃墓客青睞。在一處公墓前,市民呂女士一家栽種了一棵常青樹,她表示,“燒紙容易引起火災,還污染環境,別看我今年60歲了,也要跟著轉變觀念,用植樹的方式來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