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衛生健康委、省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發布《關于開展2023年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培育工作的通知》,確定杭州市上城區凱旋街道南肖埠社區等78個社區為2023年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浙江省創建培育社區。
《通知》要求,各市要結合《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浙江省復核評分細則(2023年版)》和往年創建工作經驗,加大對創建培育社區的指導力度。這里選取了城鎮社區部分復核評分細則要點,一起來看↓↓
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居住環境安全整潔
排除安全隱患
對獨居、空巢、失能(含失智)、重殘、計劃生育特殊老年人家庭,通過電話訪問、入戶排查、上門維修等方式,對家庭用水、用電和用氣等設施進行安全檢查或入戶排查,對社區公共空間進行安全隱患排查,對老化或損壞的及時改造維修,排除安全隱患。
老年人住房實施適老化改造
通過市場化運作、政府資助等方式,對社區困難老年人家庭實施住房適老化改造,實現愿改盡改,對空間布局、地面、扶手、廚房設備、如廁洗浴設備、緊急呼叫設備等進行適老化改造和維修,降低老年人生活風險。引導和支持社會老年人家庭實施適老化改造。
二
出行設施完善便捷
住宅無障礙建設
老舊小區或新建小區對住宅公共部分的坡道、樓梯、扶手等進行無障礙改造或建設。應在醒目位置設置規范清晰的無障礙設施標識。
住宅電梯設置
老舊小區七層及以上住宅增設電梯;新建小區七層及以上住宅設置電梯。
社區七層及以上住宅電梯設置率=社區內設置電梯的七層及以上住宅數量/社區內七層及以上住宅總數量×100%。
三
社區服務便利可及
老年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老年人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落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老年人健康管理,落實城鄉居民健康體檢制度,為65周歲以上老年人每年開展1次免費健康體檢。
提供居家醫療健康服務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高齡、失能、行動不便等居家老年人提供巡診、遠程問診、健康咨詢等線上和上門醫療健康服務。落實老年健康與醫養結合服務項目。
探訪特殊困難老年人
對獨居、空巢、留守、失能(含失智)、重殘、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有定期探訪制度并執行。
老年人助餐服務
為老年人提供社區老年餐桌、定點餐飲、自助型餐飲配送等助餐服務。
老年人社會心理服務
在社區設立心理咨詢室或通過其他渠道,為老年人提供聊天、心理疏導、情緒撫慰、關系調適、社會融入等服務。
四
社會參與廣泛充分
老年人參加居民代表會議
邀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參加社區居民代表會議,聽取老年人的意見和建議。
老年人參與公益事業
組織老年人參與公益活動,如“銀齡行動”、社區服務、環境保護、知識傳播、社會援助、社會治安、慈善活動等,老有所為。
老年社會組織和文體團隊
社區建立老年協會等老年社會組織,實行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成立老年文體團隊,組織開展各類文化體育活動,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五
孝親敬老氛圍濃厚
敬老養老助老典型宣傳
社區組織或參加上級單位組織的“最美家庭”評選活動,宣傳報道獲獎家庭、踐行積極老齡觀的先進人物事跡(如“活力老人”等)、“敬老文明號”等先進集體和“敬老愛老助老”模范人物。
家庭養老照護者培訓
組織社區失能老年人的家庭成員、監護人、護工、雇工、志愿者等參與失能老年人照護者培訓和應急救援培訓,培訓內容包含協助進食、協助排泄及如廁、協助移動、更換衣物、臥位護理,以及洗發、梳頭、口腔清潔、洗臉、剃胡須、修剪指甲、洗手洗腳、沐浴、應急救護等。
六
科技助老智慧創新
“互聯網+養老”服務
社區利用信息化手段,如APP、社區綜合服務平臺、養老信息平臺等,有效對接為老服務供給與需求信息。
幫助老年人使用智能產品和智能技術
社區通過多種渠道,為老年人使用電腦、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等智能產品和智能技術提供培訓和幫助。
七
管理保障到位有力
老齡工作基礎保障
社區工作者中至少配備一人專門負責老齡工作;建立老年人基本信息檔案及獨居、空巢、失能(含失智)、重殘、計劃生育特殊老年人家庭信息檔案。
創建工作經費支持
為社區開展創建工作提供經費支持,保障創建工作所需經費。
農村社區的復核評分細則與城鎮社區的在細節上有所差別,可點擊原文查看完整內容。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