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機動車保有量不斷攀升,汽車維修等售后服務需求隨之增加。回用件具有價格等方面優勢,歷來是汽車配件市場的有益補充。近些年來,機動車回收拆解、維修、汽配、財產保險等產業鏈上下游高效協作,回用件應用發展水平穩步提升。國家先后出臺的報廢機動車回收利用相關法規標準,明確了規范和促進回用件使用的有關規定,推廣使用回用件的經濟和環境效益得以進一步顯現。同時,回用件的規范化、規模化應用,將成為我國構建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貢獻領域。
規范報廢機動車回用件鑒定、分類和流通使用,有利于進一步提高機動車回用利用水平,促進構建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回用件高質量的產出是促進流通使用的基礎,目前,回用件鑒定分類的相關技術指導存在空白,亟需通過標準化來規范和提升。隨著相關法規深入實施,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進入升級發展的關鍵階段,通過相關標準來提升回用件應用發展水平,是增強企業可持續發展動力的重要抓手。
重點是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目前,五氫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是專業為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提供資質辦理、員工培訓、設備定制、指導建廠、驗收演練等一站式服務的專業公司。
五氫科技:報廢機動車企業綜合服務商
廣受關注的《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商務部令2020年第2號)》(以下簡稱新《辦法》)正式發布,于2020年9月1日起實施。報廢機動車產業發展將進入新時代。
此次新《辦法》的修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以人民為中心思想,堅持新發展理念,綠色優先,推進“放管服”,加強科學管理。
“放”,是政策改革的主要方向。但這“放”也有講究,即放給市場,也放給下一管理層級,是貫徹中央深化改革的要求。更是相信市場的力量,能放給市場的盡量交給市場。
“管”,是政策中的重要突破。按照審批更簡、監管更強、服務更優的精神,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推行網上申請、受理。建立和完善以“雙隨機、一公開”為重點的日常監督檢查制度,加強部門協同合作,重在事中事后監管。
“服”,強調以市場服務為核心。新《辦法》打破了對回收資質企業實行定點定數總量控制的傳統管理方式,不再實行特種行業管理,實行“先照后證”。積極創造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和公平公正的社會環境,服務于民,接受社會監督,鼓勵公眾舉報違法行為。
改革貴在行動,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只有認真務實貫徹落實,才能把政策從藍圖變成現實。新政策在執行中要重視創新、優化,對于在執行新政策中遇到的老問題,要分析好、解決好。鼓勵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在實際操作中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并將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應用總結好,形成新的經驗材料,推動產業發展和創新。
五氫科技:機動車拆解設備專業制造商
為了解決和應對報廢機動車快速增長所帶來的新問題,新《辦法》放開“五大總成”助力再制造行業的發展,打破舊的定價機制,尊重市場自由合理定價。
新《辦法》按照“先照后證”要求,企業先申領營業執照后再申辦資格認定。國家仍對報廢車企業實行資質認定制度,未經資質認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從事報廢機動車回收活動。第五條中,國家鼓勵機動車生產企業從事報廢機動車回收活動。此條符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鼓勵生產企業承擔生產者責任精神。
隨著打破行業壟斷和壁壘,市場化將是行業發展的最終方向。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其競爭力將受到市場的考驗,企業的價值將面臨重新評定。新企業和新資本的加入,必然會加劇市場競爭,導致市場出現不可避免的“陣痛期”。但以“新”破局,企業將在擁抱變化、差異競爭中逐漸崛起,也會有企業在變革中出局,特別是環保不達標、粗放經營的企業。所以企業如何創新,并將創新應用到企業運營中是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未來行業將呈現市場化、產業化、集約化、專業化等多元化的市場“新常態”,市場將形成環保思維、技術思維、變革思維、平臺思維、互聯網思維等多維度的“新格局”。從而勾勒出報廢車回收拆解行業新常態下的新格局及新業態。
五氫科技:報廢汽車線上交易平臺商
根據新《辦法》第十二條:拆解后“五大總成”具備再制造條件的,可以按照國家規定出售給具有再制造能力的企業經過再制造予以循環利用;不具備再制造條件的,應作為廢金屬處理。“五大總成”的松綁不僅適應循環經濟需要,更能為報廢車拆解企業穩基礎增效益,將對機動車循環產業產生深遠的影響。
由于“五大總成”再制造在國內仍處于起步階段,在交易標準和方式上仍需要探索。未來3年,受政策層面引導、不斷增長的再制造產業需求、綠色發展激勵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將會推動整個報廢車拆解市場規模不斷增長。同時《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與《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技術規范》等配套出臺,將幫助整個行業走向理性與成熟。
新《辦法》提出“五大總成”以外的零部件符合保障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等強制性國家標準,能夠繼續出售,但應當標明“報廢機動車回用件”。從消費市場的需求角度來看,“回用件”的市場尚未被完全釋放, 此條將對未來市場創造較大的挖掘潛力, 也完全符合產業發展路線,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伴隨著循環經濟產業全面進入消費者的生活, 消費者對“再制造件”、“回用件”的態度也會從早期的遲疑觀望逐步轉變為欣然接受。
其次,在報廢車企業“回收難,盈利難”與機動車車主的“殘值低、責任輕”之間認知不透明的矛盾問題得以緩解, 兩者均對市場良態有推動作用。
結合實際來看,發達國家的機動車零部件再制造利用率達45%,個別零部件可達80%的再制造率,而我國不足10%,與國外相比差距較大。新《辦法》落地后,將在多方面鼓勵和引導市場走向精細化拆解、合理化循環的路線,有望進一步提升機動車循環利用率和零部件再制造市場空間。
五氫科技:突出透明陽光監管,轉變市場化發展
報廢機動車與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密切相關,必須要按最嚴格的要求和標準進行管理。各方主體重新定位、確定職責,由此形成“新監管”。第十七條、第十八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的部門應當向社會公布本部門的聯系方式,方便公眾舉報違法行為,并應當及時依法調查處理,并為舉報人保密;對實名舉報應當將處理結果告知舉報人;不屬于本部門職責的違法行為,應當及時移交有權處理的部門。
新《辦法》加大處罰力度,依法打擊報廢車領域的各種違法行為。對于未取得資質,擅自從事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的,由管理部門沒收非法回收的報廢車及所有零部件,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回收企業應如實記錄本企業回收的報廢車“五大總成”等主要部件的數量、型號、流向等并上傳至信息系統。
面對報廢車回收拆解行業管理制度體系的核心調整轉變,企業需重新思考自身定位、發展模式、管理體系等,轉向以法律規范為框架、行業自律為基礎的市場化發展模式。
展望未來,新的細分市場、新的業態模式、新的技術革新、新的產業鏈價值及新的管理方式將是國內報廢車市場五大值得期待的發展方向。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