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閑置地,今為停車場。細心的市民或許已經發現,大東門已新增一處停車場。記者從合肥城泊獲悉,該處停車場可為周邊居民提供400多個停車位,為逍遙津公園、淮河路步行街等城市熱門打卡地提供車位資源。
此外,大東門停車場的所有數據信息將呈現在“停宜慧”智慧停車管理平臺內。依托“停宜慧”龐大的數據資源優勢,讓城市停車智能化、聯網化、信息化、系統化。屆時,市民只需下載“合肥停車”APP即可一手“掌控”余位查詢、車位預約、線路規劃、車位共享等信息功能,城市出行更方便快捷。
變廢為寶 閑置空地有了新用途
一邊是私家車劇增后捉襟見肘的停車位,一邊是閑置空地屢遭偷倒垃圾的糟心事,兩難之下如何破題?
已投用的大東門停車場或許是一種思路,記者從勝利路街道了解到,大東門停車場所處地塊之前是拆遷后遺留的閑置荒地。“過去,該地塊內雜草叢生,偷倒垃圾現象也時有發生,”據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解決居民的煩心事,多次將情況上報。最終在市城鄉建設局和市土儲中心大力支持下,市城管局、區住建局、大建辦積極協調,由合肥城泊負責改造建設,將這一閑置場地變廢為寶改造為停車場,為群眾提供便利的停車服務。”
合肥城泊充分利用地塊資源,設計建設方案,在場內設置了400多個臨時停車泊位。同時還對停車泊位和交通標志標線等進行了系統性設置。“對標現有停車場,場內布置了安防監控,以確保場區安全。”據合肥城泊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大東門停車場可實現自動識別抬桿、線上支付、快速離場、實時遠程呼叫、云平臺管理等功能。
目前該停車場一期已建設完畢,近200個泊位投入使用。“投用后,可覆蓋1km左右范圍內的逍遙津公園、包河公園、淮河路步行街、中小學校、商業綜合體等,緩解周邊停車難。”大東門地處老城核心區,來往車輛多。為了營造文明、暢通、有序的停車環境,合肥城泊還在停車場內張貼文明宣傳標語,提醒車主文明停車、規范言行。
依托“停宜慧”龐大數據庫 市民停車更便利
變廢為寶的同時,大東門停車場還“進行”了優化設置——依托“停宜慧”智慧停車管理系統,車主可一手掌控余位查詢、車位預約、線路規劃、車位共享等功能,城市出行方便快捷。
對于“停宜慧”智慧停車管理系統,多數合肥車主并不陌生。這個由合肥城泊自主設計、研發的智慧停車管理平臺,將城市停車資源聯網化、信息化、系統化,實現城市停車資源的標準化管理與高效利用。“上線以來,‘停宜慧’配合城管、交警部門為城市靜態交通治理、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助力賦能。”據合肥城泊相關負責人介紹,得益于“停宜慧”系統后臺流暢的信息交互、龐大的數據存儲,碎片化、零散孤立的城市停車資源有了內在聯系。
“平臺可有效引導車輛停向空閑車位,實現停車區域聯網聯控,車主可通過手機實時、全晰掌握區域內停車狀況,享受流暢的停放服務。”以大東門停車場為例,與停宜慧系統實現聯網化后,車主可通過APP實現線上支付、余位查詢、車位共享預約等,“既可以節約尋找車位的時間,還能提高車位周轉率。”
合肥城泊正積極探索利用大數據破解停車難,實現停車泊位信息聯網,力爭形成全市停車信息“一張圖”。記者從合肥城泊了解到,未來,還將有多個停車場納入“停宜慧”智慧停車管理系統,實現一網聯通無憂出行。 (記者 樂天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