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份"主要城市住戶杠桿率(2022)"統計表引發關注。
按照數據顯示,杭州以139.7%的居民杠桿率位居主要城市之首,南京、珠海分列二、三位。
先來解釋一下“杠桿率”這一概念,“杠桿率”是金融危機后國際銀行監管領域新設的監管指標,典型意義上的杠桿率是指商業銀行持有的一級資本與調整后的表內外資產余額的比率。微觀上,“杠桿率”一般是指經濟主體的資產負債數量關系。宏觀上,“杠桿率”可以用國家的總負債/總資產來計算,也可以用總債務/GDP來計算。
(資料圖片)
而居民杠桿率是指居民負債與居民收入的比值,居民負債來源于房貸、車貸、信用卡刷卡消費以及常用消費貸款,通常來說,居民杠桿率越高說明居民負擔越重。
有人可能會詫異,為什么杭州的居民杠桿率如此之高?
來看下面這張圖:
這是第一財經統計的23城杠桿率,呈現的是這些城市2019年的數據情況。
從資金杠桿率(居民貸款/居民存款)來看,7城市超過100%:
廈門(161.7%),杭州(138.8%),南京(137.9%),深圳(137.2%),合肥(122.9%),蘇州(109.2%),廣州(103.9%)。
從住戶部門杠桿率(居民貸款/GDP)來看,6城超過80%:
杭州(107.4%),溫州(94.1%),廈門(84.2%),深圳(83.2%),南京(81.6%),廣州(80.9%)。
不難發現,杭州在這兩個統計中都是名列前茅。
此前有專業人士分析,相比國內其他一些城市,杭州GDP總量并不高,也就是杠桿率的分母不大。但是,杭州的金融業非常發達,幾乎國內所有的金融機構都在杭州設立了分支機構。況且,杭州人向來敢花錢、肯貸款,分子自然也就小不了。
也有網友分析杭州2022年的杠桿率數據,在他看來,139%的杠桿率還是保守了...
你如何看待上述現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