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美容公司培訓會讓員工集體下跪磕頭”的視頻在網上引發質疑。據悉,這一幕發生在山西太原的一家酒店里,視頻畫面中幾十名員工在臺上磕頭跪拜,并還跟著主持人齊念“感謝父母養育家”,現場配著感懷的音樂。
對此承接會議的酒店工作人員回應稱,這家公司在酒店開展的是員工的內訓會,下跪磕頭是打氣加油的儀式,也算是企業的文化,只是為了增加氣勢。而且還特意強調“每一個企業都有每一個企業團隊激勵的方法”,言外之意,這是企業文化,沒什么可質疑的。
(資料圖片)
一定程度上,基于“法無禁止即可為”這個大前提,“美容公司培訓讓員工下跪磕頭”,只要員工沒有意見,自然也是“可以的”。但是“可以的”不代表就是“合理的”,因為基于當前的公序良俗標準來講,“員工集體下跪磕頭”不管是跪天跪地,還是跪父母跪公司,都顯得很違和。
要知道,儀式本身不只是關乎做了什么,而是關乎儀式如何被闡釋。尤其對于公開性或半公開性的活動儀式,往往要符合公序良俗的基本要求才行,否則就會形成“冒犯”,被動進入公序良俗的審視序列。
也就是說,企業文化可以百花齊放、特色各異,但前提是在公序良俗所允許的范疇內才行。否則硬往企業文化上扯,硬往企業文化上靠,只能說很扯淡,很不靠譜。到此為止,其實問題很清晰了,一方面“美容公司培訓讓員工下跪磕頭”有些違背公序良俗的意思,另一方面酒店工作人員對企業文化存在認識上的誤區。
當然更有意思的是,有人強調“這就是現實”,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那句話:“如果能站著把錢掙了,誰還愿意下跪呢?”不可否認,這句話確實是存在的,但是它更多指向人們對世俗的隱喻理解,而非真的就是“想掙錢就得下跪”。
換句話說,“在想掙錢”和“就得下跪”之間肯定是存在余地的,不是完全沒得選。就拿該美容公司的員工來講,應該也有人覺得這樣的下跪儀式不好,但是為了工作也就忍了。甚至這樣的儀式參與多了,真還可能完全麻木了,以至于默認這就是所謂的“企業文化”。
事實上,酒店工作人員所稱的“打氣加油”、“增加氣勢”、“企業文化”,從企業培訓、管理的角度來看,確實有很多公司就這樣操作的,最典型的就是“做尬操”,也就是讓員工跟著勁爆的音樂張牙舞爪,還有更過分的,比如“互相罵”、“扇耳光”,雖然不一定帶臟字,不一定真打,但是核心都是在消解個人的意識,讓員工完全把意識指向工作。
不難想象,公司這么操作肯定有利于所謂的“打氣加油”和“增加氣勢”,但是長遠來看,這卻未必是一種可持續的操作。說到底,員工真認可這樣的操作還好,但凡有人只是為“眼前的工資”而不得不下跪,那么這樣的操作自然就是公司自嗨,而且可能迎來員工反噬。
因為除了能表明公司建立在工資為前提下對服從的肆意運用,壓根兒跟企業文化沒有半毛錢關系,如果硬要說有,那也是“山大王式”的企業文化。換句話說,基于服從的“下跪儀式”是一回事,現實中的“下跪隱喻”又是另一回事。
雖然本質上的服從邏輯是一樣的,但是回到公序良俗中,但凡服從的“下跪儀式”被泛化了,那么意味著“下跪隱喻”將會成為“人性的絞肉機”,也就是人對人將會赤裸裸地走向“狼對狼”的模式,從良性的社會建構出發,顯然是不合時宜的。
所以比起“美容公司培訓讓員工下跪磕頭”,顯然更讓人傻眼的是把這當企業文化。說到底,一家公司這樣做,只要社會層面批評的聲音多了,這種歪風是可以剎得住的。但要是有人從認識上覺得沒問題,這或許才是我們需要去重視和反思的真正癥結。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