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會長周惠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營養健康產業邁入新發展階段的一年。當前,消費趨勢的變化也為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膳食營養補充劑的消費趨勢向消費意識全民化、消費主力低齡化、消費場景多元化等方向發展,為行業發展增添新動力。
膳食營養補充劑是較寬泛的概念,《報告》所述膳食營養補充劑是指以維生素礦物質及動植物提取物等為主要原料,通過補充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和生物活性物質,對特定的人群具有平衡營養攝取、調節機體功能的作用。膳食營養補充劑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也不能代替正常飲食,并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危害。
《報告》指出,隨著消費者對健康產品關注度的提升,膳食營養補充劑類產品品類也發生了改變。從品類上看,除了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外,具有增強免疫力、口服美容、運動營養等特點的產品成為市場熱點。從成分上看,維生素礦物質類、益生菌類、膠原蛋白、靈芝孢子粉等產品市場份額較大,而接骨木莓、燕窩、β-煙酰胺單核苷酸(NMN)等產品成為市場發展的黑馬。
數字化成行業發展趨勢
《報告》指出,2020年,我國膳食營養補充劑進口額為48.1億美元,同比增長23.9%。從不同月份的進口規模來看,9月為進口高峰期,1月相對較低。2020年,我國膳食營養補充劑的出口額為21.8億美元,同比增長10.98%。從不同月份的出口規模來看,3月、7月、8月為出口高峰期,2月相對較低。
多元化轉型成為行業的發展趨勢,2020年膳食營養補充劑類產品的銷售渠道呈現較大變局,打破了原先直銷為主的格局,直銷、藥店、商超等渠道占比呈下降趨勢;而電商渠道(包括跨境電子商務和社交電商)及母嬰渠道呈增長趨勢。企業紛紛尋求轉型及調整,如安利、無限極、完美等企業紛紛進行戰略調整,開展數字化及多元化轉型,加快線上渠道布局,數字化已成為行業的發展趨勢。
促進產品“走出去”“引進來”
跨境電商政策的實施,為境外膳食營養補充劑類產品進入我國提供了一條便捷通道,大大豐富了我國消費者的選擇。跨境電商政策的出現及完善,不僅改變了市場的格局,激發了行業的活力,而且引領了我國大健康產業的轉型升級,促進了膳食營養補充劑的出口和進口,幫助更多企業和產品“走出去”“引進來”,促進了行業健康持續發展。
從法律監管上看,我國的膳食營養補充劑類產品根據其產品情況,一般有4條上市通路:預包裝食品、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其他特殊食用食品。對于境外的膳食營養補充劑類產品,進入我國的渠道主要有3條:一般貿易、跨境電子商務、海外代購。
《報告》指出,境外膳食營養補充劑主要通過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的方式進入我國,主要采用B2C的模式,直接面對終端消費者,并且監管部門明確規定通過跨境電商進入中國的相關商品不得進行二次銷售。
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對于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具有以下幾方面意義,一是促進了消費升級,滿足消費者美好生活的需求;二是激發了行業活動,推動了行業的轉型升級,促使企業關注技術研發及產品質量;三是新產品、新技術的快速進入,激發了國內市場創新的原動力,加快了同國際健康領域創新研發的步伐;四是為境外膳食營養補充劑類產品進入我國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促進了貿易及交流合作。長遠來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將繼續對我國的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產生較大的影響。
目前,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其中有超過5000家跨境電商平臺、20萬家跨境電商企業,建立了跨境電商完整的產業鏈和服務體系及運營能力,可以保障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有序發展。跨境電商零售進口促進了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的發展,在滿足國內消費升級、帶動產業發展、結構調整等方面具有積極影響。鼓勵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的有序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消費者美好生活的需求,促進了行業的升級。
跨境電商出口對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發展有較大影響。跨境電商出口貿易已經成為我國外貿的重要支柱,我國跨境電商已經形成了市場生態體系。《報告》指出,跨境電商出口正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品牌”轉型,并且逐步探索“中國智造”。過去以小商品輸出及傳統貼牌出海為主,當前正集合國內供應鏈優勢,轉型為品牌化出海,實現供需兩端的高效銜接。
在當前境外疫情形勢嚴峻的情況下,海外的消費者也更加關注自身健康,我國營養健康企業也紛紛抓住機遇,加快開拓國際市場的步伐,跨境電商出口為我國膳食營養補充劑類產品開辟了一條新的對外貿易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