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食品企業也能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肥西縣紫蓬鎮的王仁和米線食品有限公司,偌大的生產車間內鮮有工人,自動化生產線有條不紊地運行,大米原料從輸料口進入,經過自動篩選、稱重、清洗、磨漿、榨壓、擠絲、蒸煮、烘干等一系列環節,吐出一根根細細的米線。
“以前這樣一個車間需要200多名工人,現在使用自動化生產線,只需2名技術人員操控即可完成。”王仁和米線食品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余柱自信滿滿地介紹,企業自主研發的3條國內最先進的米線自動化生產線,由中心計算機控制實現全程自動化生產,極大地改變和提升了米線的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實現了米線的規模化生產,可日產米線60萬斤。目前,公司在中國米線行業做到了生產規模、生產自動化程度、生產設備科技含量、銷售市場占有率“四個第一”。
王仁和公司創建于1996年,歷經26年的艱苦奮斗,逐步走上了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產業化和現代化發展之路,已成為一家以米線產業為核心,集農業種植、酒品釀造、調味品生產及餐飲管理為一體,致力于“三產融合,循環經濟”綠色低碳發展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和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在生產規模、生產自動化程度、生產設備科技含量、市場占有率等方面處于國內領先水平。2022年企業產值4.85億元。
“米線的邊角料以前只能當飼料,現在我們用來釀酒,確保原料‘吃干榨凈’。”余柱告訴記者,企業將米線生產過程中的米線碎料與洗米水進行開發利用,通過添加特制紅曲,發酵釀造出口感獨特的紅曲米線白酒和料酒,每天生產40萬斤米線產生的碎料及洗米水,可生產白酒7000斤、米醋20000斤、料酒17000斤、有機菌肥10000斤,真正做到了“吃干榨凈”、變廢為寶、循環利用。
余柱告訴記者,王仁和工廠一天使用60萬斤大米。為保證原料穩定供應,公司實行訂單農業,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方式開展合作。2016年牽頭肥西縣1家農業合作社和11戶家庭農場成立產業聯合體,占地1.2萬畝,幫助2000多戶農民實現顯著增收。2017年與肥西縣紫蓬鎮172戶貧困家庭簽訂“自愿以扶貧小額貸款帶資入股協議”,每年分紅達30多萬元。2018年在肥西縣官亭鎮投資6000多萬元開發“生態農業示范園項目”,帶動300多位農民就業致富。
目前,公司米線占有安徽90%以上的市場,并與東方航空、老鄉雞、蜀王集團等國內知名餐飲品牌以及生鮮傳奇、天貓超市、京東自營等電商平臺達成跨界供應鏈戰略合作,銷售網絡遍布31個省區市,餐飲門店200多家,構筑了米線行業領先地位。同時,企業積極培育和開拓國際市場,2016年以來,相繼辦理了出口生產許可證、原料和種植基地出口認證、美國FDA認證備案、中韓產地證等,2019年,產品出口美國、俄羅斯、韓國,以及東南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額達3000萬元。
來源:安徽日報?作者:范克龍編輯:?王夢微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