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執法人員在海淀區一家超市內檢查粽子
端午臨近,各大商超的貨架上陳列著不同包裝的粽子,節日氛圍濃厚。為堅決制止浪費、過度包裝等行為,北京市市場監管部門開展商品過度包裝專項執法檢查。
昌平區市場監管局以商超中售賣的散裝粽子、禮盒粽子為對象,以粽子的包裝材質、包裝層數、混裝要求為重點,仔細檢查粽子包裝是否違規使用貴金屬、紅木材料,包裝層數是否超過三層,粽子是否與超過其價格的產品混裝等情況,并對商超所使用的計量器具進行檢查。同時,執法人員現場宣講了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規定及商品過度包裝相關標準,宣傳過度包裝對資源環境及社會風尚的危害性,防止過度包裝行為的發生,引導節日商品、節日消費回歸傳統文化本源。
昨日(20日),在海淀區一家大型商超內,執法人員在現場仔細核查了各式粽子禮盒的包裝空隙率、包裝層數、包裝成本和商品銷售價格比率等項目。針對粽子等節令食品,執法人員還重點檢查了進貨查驗記錄、索證索票、貨票相符等制度落實情況,要求經營者壓緊壓實主體責任,嚴防不明渠道的粽子等食品流入市場。針對散裝食品銷售區,執法人員著重查看食品貯存條件是否合格、包裝標示是否規范以及散裝食品是否在對應顯著位置上標示產品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廠家等信息。同時,執法人員隨機抽取現場在售粽子進行硼砂含量快速檢測。經檢測,所抽查的各批次產品均未發現相關問題,可放心食用。
下一步,市場監管部門將緊盯節點,持續加大食品安全和限制商品過度包裝的監督檢查力度,加強健康消費引導,進一步提升相關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基本常識的普及率,督促經營主體依法誠信、文明經營,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消費安全,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一個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