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資10億元打造益生祥明科技產業園項目、力促梨園美術館和甕城遺址項目開工……《2023年北京城市副中心重大工程行動計劃》近日發布,全年計劃集中推動217項重大工程,總投資約5065億元,當年計劃完成投資約587億元。其中,計劃新開工78項,續建139項。
新建京唐城際鐵路北京隧道段
今年的重大工程計劃中,基礎設施領域涉及82項,本年度計劃完成投資176億元。計劃新開工40項,續建42項。
(資料圖片)
其中涉及兩大鐵路項目。京唐城際鐵路北京隧道段為新建項目,市郊鐵路新城聯絡線(T3航站樓-大興新城段)為續建項目。京唐城際鐵路北京隧道段起自城市副中心站地下車站東側,沿既有京哈鐵路南側,以隧道形式下穿通胡路、路縣故城遺址、運潮減河,上跨城際聯絡線,建成后,京唐城際鐵路自唐山站可直達城市副中心站。據悉,該項工程雖然距離不長,但是施工區段結構形式復雜,建設過程中需采用簡支拱橋、路基U型槽、明挖隧道、大直徑盾構隧道、深基坑等多種結構形式,工藝工法全,工程實施難度不小。
續建項目中,3條地鐵線路備受關注。22號線(平谷線)是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的標志性線路,北京地鐵首次開進河北,計劃2025年竣工。6號線二期向南延2公里,終點站由原來的潞城站延長一站至東小營南站,將緩解運河東大街潞城地鐵站周邊交通壓力。M101線一期工程沿線則是城市副中心重要產業用地規劃區,該線路北起商務園站,南至張家灣東站,全長18.1公里,共設車站14座,建成后將支撐副中心空間結構發展,帶動城市副中心產業升級。
推進區域互聯互通,今年還計劃實施7個外圍道路交通項目,新建石小路、春明路兩條對外交通聯系通道同時也寫入了今年北京市“3個100”重點工程。此外,計劃建設28個內路網項目,其中,18項為新建項目,包括環景路、東馳路、廣通街、京臺路,新建03組團內部路網如后場西路、怡樂北街、半壁店路,06、07組團及周邊路網如西潞苑二街、潞邑東路、潞邑西路、小堡工業區西路,還有設計小鎮內部道路、六小村棚改安置房配套道路以及潞城棚改安置房配套道路等,以完善三個特色小鎮、臺馬科技板塊等重點功能區內部路網和市政供給。
副中心迎來國家醫學中心
市民所關心的教育、醫療、住房等民生改善類重大工程今年計劃安排53項,本年度計劃完成投資162億元,計劃新開工15項。
在教育領域,城市副中心將迎來潞苑中學、文旅區中學和文旅區小學。醫療領域也將再添“新磚”,迎來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國家醫學中心項目。據悉,該中心將設置兩個院區,分別在潞城鎮和漷縣鎮。
漷縣鎮將依托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東直門醫院等醫療資源,打造國際一流以健康服務為主導的全域健康小鎮,并依托漷縣工業園發展產學研用為一體的醫療健康產業,助力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輻射服務廊坊北三縣。續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通州院區、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通州院區等項目,加速優質醫療資源均衡布局。
2023年,民生領域持續推進公共服務優質共享,新建梨園美術館、甕城遺址項目等。新建路縣故城考古遺址公園二期園林綠化工程,續建通州區張家灣公園建設工程(三期)、通州區梨園鎮云景公園綠化工程(一期),厚植綠色生態底色,繼續擴大綠色空間。
9處安置房和自住樓列入計劃
住房是民生領域的另一大“支柱”。今年重大工程計劃中專門提到,加快建設城市副中心住房項目,推進實施臺湖鎮、張家灣鎮等一批集體土地租賃住房項目,扎實推進潞城、東方廠棚戶區改造項目收尾;開工建設北苑、玉橋家園中心,穩步實施南大街及周邊片區騰退保護更新項目。
據悉,潞城棚改及東方廠棚改為此前已實施的續建項目,今年將推進收尾工作。今年初,潞城鎮A片區棚改、東方廠棚改等項目已發布一大批征地報批后公告,涉及上馬頭、上營、小圣廟、喬莊、古城、霍屯等6村。
政策性住房方面計劃建設17個項目,涉及安置房9處,位于張家灣、永順、臺湖等地。今年要新建通州區土橋棚戶區改造項目安置房及永順鎮馬廠安置房項目。據悉,土橋棚改安置房用地面積約3.19公頃,容積率2.2,地上建筑面積約7.02萬平米,建筑高度30米,局部36米,估算投資65646.13萬元。
71個產業項目覆蓋五大領域
繼續釋放“兩區”政策效能,有序承接中心城區非首都功能疏解……今年重大工程計劃提出,加快培育壯大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制造業向高端邁進;提升金融商務服務功能,加快打造全球財富管理中心;激發數字經濟活力,高標準建設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提升聯動發展水平,加快建設張家灣設計小鎮、臺湖演藝小鎮、宋莊藝術創意小鎮,宋莊藝術創意小鎮要保持藝術家氣息。
基于此,今年計劃布局數字經濟、現代金融、先進制造、文化旅游、商務服務等五大類共71個產業項目。新建中國信通院產業創新基地、華海清科CMP設備研發及制造基地項目、東方晶源電子束設備及計算光刻軟件產業化基地、益生祥明科技產業園項目、北京睿昇集成電路關鍵零部件研發制造基地項目等。
其中,中國信通院產業創新基地旨在助力創新成果轉化和創業企業孵化,推動產業創新和轉型升級,既吸引圍繞ICT產業創新創業的創客、創業團隊和初創企業,也服務于大型企業的創新、轉型。而益生祥明科技產業園項目更是斥資10億元打造健康科技產業新引擎,將加速城市副中心醫藥產業發展。
商務服務方面,新建北投臺湖產業園、同仁堂集團總部和研發基地、北京未來設計園區(銅牛地塊老舊廠房改造項目二三期)、北京經開張灣置業有限公司高新技術產業用房及配套設施項目、北京城市副中心于家務直供中心項目等。
續建項目中,加快建設首旅集團總部、華夏銀行總部、保障房中心總部、北京建院總部、北咨公司總部,建成北投集團總部,加快建設小米智能制造產業基地,建成博格華納北京新工廠。加快實施西北工業大學北京研究院、網絡安全領軍人才培育基地項目。加快建設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配套項目、環球奧萊小鎮。
啟動第二批市級行政機關搬遷
行政辦公領域今年計劃實施11項重大工程,本年度計劃完成投資6億元。計劃新開工1項,為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市高級人民法院辦公及技術業務用房項目,續建10項。
重大工程行動計劃明確今年的主要任務是確保行政辦公區二期竣工,啟動第二批市級行政機關搬遷。建成行政辦公區二期啟動區7個行政辦公地塊及六合村3個行政辦公地塊。
同時,按照滾動發展思路,做好今后三年項目儲備,本年度安排重大工程儲備項目109項,重點謀劃姚家園路東延、城市綠心體育設施、六環高線公園、張家灣古鎮等項目。相關項目由主責單位加快推進方案研究、規劃選址、征地拆遷等前期工作,待具備條件后及時調整納入當年行動計劃加快實施。
城市副中心黨工委管委會將加強統籌調度,發揮投資計劃、規劃設計、工程推進、征地拆遷四個工作專班的作用,加大督查力度;通州區將加強區屬項目統籌調度,對部分重點項目實施“全過程代辦”,高效推動項目實施。北京城市副中心黨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用好308項市級賦權,進一步縮短審批時限。在水務、能源、養老等公共服務領域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用好基金、銀行、保險等金融資金,引導金融機構加大項目融資支持和保障力度。”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