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19個社區衛生服務站、208個村衛生室……記者從區衛生健康委獲悉,我區不斷推動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持續健康發展,目前基本實現了全區醫療衛生機構全覆蓋。
每周五,是北京大學國際醫院中醫科的專家醫生到黑山寨社區衛生服務站坐診的日子,很多村民都是一早就掛好了專家號在走廊里候診。
“跑一趟市里的醫院需要四五個小時,還得早早就得到醫院排隊掛號、取號,有時我兒子凌晨2點就得從家走……”今年60歲的李阿姨是黑山寨村的村民,她的胃痛是老毛病了,說起求醫路老人滿是感慨:“現在醫生來村里坐診就是好,不出村就能看上病,這可是一件為老百姓造福的大好事,切切實實解決了百姓困難。”李阿姨說。
延壽鎮是我區唯一的純山區鎮,為了解決山區百姓看病難,在區衛生健康委的統籌安排下,延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積極協調市、區醫院優秀醫生開展坐診工作,通過“擴大坐診服務覆蓋面、實行重點管理常態化”等舉措,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打造山區醫聯體便捷醫療服務網。
“專家來坐診,村民看病就醫再不用往外跑了,同時還能為我們醫護人員進行技術指導。”延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劉重程告訴記者,“名醫下鄉”還發揮著“傳幫帶”的重要作用,專家醫生在坐診的時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護人員在旁邊學習寶貴經驗和治療手法,讓優質的醫療資源真正“下沉”到百姓最需要的地方。
為不斷夯實農村基層衛生網底,我區還將村衛生室納入鎮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并開通醫保刷卡服務,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刷醫保卡取藥等綜合服務。
在沙嶺村衛生室,藥房、治療臺、輸液室等配置一應俱全,衛生室還接入了醫保報銷端口,村民就診可以實現實時報銷。“我一個月拿一次藥,平時連村都不出,守著家門口就能看病拿藥,多方便啊!”村民張阿姨說道。
目前,延壽鎮有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4個社區服務站、13個村衛生室,實現了全鎮17個村的醫療衛生資源全覆蓋。“我們還有15個家庭醫生團隊,為村民提供優質的家醫簽約服務,我們也將爭取一些優質的醫療資源,比如三級醫院巡診、城鄉醫院對口支援、退休專家進生態涵養區等,提高山區村民的醫療服務水平。”據劉重程介紹,隨著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推廣普及,越來越多的村民有了自己的“健康守護人”。目前,延壽鎮老年人等重點人群簽約服務率達90%以上。
不僅在鄉村,隨著基層醫療信息化建設的推進,我區群眾看病越來越便捷。今年以來,城南街道實現了“一村一室(站)”村級醫療服務全覆蓋,打通了群眾看病就醫“最后一公里”。北七家鎮8個社區衛生服務站陸續投入使用,為周邊居民提供了更加優質、便捷的醫療衛生服務......如今,在昌平,“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鎮、大病不出區”已基本實現,群眾獲得感、滿意度和安全感顯著提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