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兩年來,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西安陸續獲批建設綜合性科學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綜合性科學中心是國家創新體系的基礎平臺,是國家科技競爭的重要力量;而科技創新中心,則是加速科研成果產業化,發揮企業、資金、技術、人才、數據等要素最大效應,吸引全球創新資源的平臺。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陜西四地門戶網站共同推出《四地聯動 探尋大國創新源動力》聯動報道,通過講述“雙中心”地區的科技創新發展舉措,采訪各地專家學者對雙中心建設的意見建議,一同展現未來中國的創新前景。
(資料圖)
洪濤: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教授,商務部市場運行調控專家,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市場流通專家
近幾年來,“雙中心”受到社會的關注。目前,國內已有北京、上海、粵港澳、西安四個“雙中心”。
科技創新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均重視科學研究、人才集聚等功能提升,均服務于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同在于,從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到科技創新中心,是專一到綜合的功能演化。
科技創新中心由中央站在國家全局角度統籌謀劃布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由地方政府申請建設,國家發改委、科技部批復。但是,“雙中心”離不開科學城載體作用,科學城大多由地方政府根據區域發展階段自行規劃建設。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以“研”為重、“產”為輔,科學城注重“人-科-產-城”的全方位結合,科技創新中心功能則是前兩者的總攬,是我國最高層次的科技中心。
“雙中心”科技創新的建議
一是要明確分工:科技創新中心是從國家角度建立的,應按照國家的布局定位來發展;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以“研”為重、“產”為輔。
二是要各具特色:北京、陜西、上海、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創新中心應形成各具特色的科技中心,具有特色才能夠可持續發展。
三是要相互聯動:全國各地的科技中心、綜合性國家科技中心需要聯動發展,從而形成各具特色的科技中心科技資源的充分利用。
四是要有核心載體發展:即“兩中心”(科技中心、綜合性國家科技中心),均要有科技城作為核心載體,從而做到“人-科-產-城”融合發展,人才資源的融合、科技創新成果出現、科技產業形成、科技空間的形成。
五是要做到多主體積極發展:調動國家、部門、地方政府、科技主體的多方面積極性,形成科技創新的體系、系統、生態鏈(園)的發展態勢。
六是要做到重點在建設中發展:俗話說,“光說不練假把式,光練不說傻把式,又練又說真把式。”因此,“雙中心”具有重要的影響和效應,但是,必然真抓實干,才能夠將“雙中心”變成名副其實的“雙中心”。
從正式獲批建設至今,北京懷柔科學城已歷經多年,提出建設“百年科學城”的目標。在“北京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到懷柔科學城要“突破”。在我國進入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新的時期,我建議:
一是懷柔科學城應成為名副其實的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是北京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三城一區”(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創新型產業集群示范區)主平臺之一。以支撐“雙中心”為核心,體系化布局一批設施平臺、創新主體,加快形成戰略性創新突破,培育創新創業生態,建成與國家戰略需要相匹配的世界級原始創新承載區。
二是懷柔科學城應成為宜居的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應是“一心一核三片、一帶一軸一網”的空間載體。其中的“一帶”是指沿雁棲河打造縱貫古今、延展山水文脈、貫穿南北的雁棲濱水活力帶。一軸是指塑造貫穿東西、懷密聯動、生態特色、協調有序的功能融合發展軸。一網是指打造山環水繞林擁、綠韻田園相嵌的生態網。
三是懷柔科學城應成為科學家的科學城。懷柔科學城作為“三城一區”主平臺之一,30多個科學設施平臺進入懷柔科學城,一些科學與技術進入、科研公司進入、科研總部進入,初創中的一些科技公司得到了全方位的扶持,各類創新主體都在向懷柔聚集,懷柔科學城創新生態越來越好,成為“科學-科技-產業”生態鏈(圈)。
四是懷柔科學城應成為新科技成果的科學城。懷柔科學城聚焦重點領域,新建和儲備一批重大科技設施平臺,產出一批前沿科學研究和先進技術成果。加快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網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投運。聚焦材料與能源、材料與生命、生命與智能、能源與智能等交叉融合領域,完善重大科技研發平臺布局,全面完成 10多個交叉研究平臺和 10多個科教基礎設施建設。
五是懷柔科學城應成為投資轉化快的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應加快建成一流重大科技設施平臺集群。強化創新要素集聚。支持中國科學院大學“雙一流”建設,布局高水平研究型校區或學院,實現一批符合定位的中科院研究機構整建制搬遷,支持雁棲湖應用數學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發機構發展。推動以科學大數據范式創新為導向的產業集群發展。加快建設北京海創硬科技產業園、創業黑馬科創加速總部基地等一批硬科技孵化器。
六是懷柔科學城應成為交叉科技的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應關注多種新科技,擁抱數字經濟新科技,探索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有機融合,形成多學科的交叉創新。
正如《詩經·周頌·時邁》說,“懷柔百神,及河喬岳”,意思是“吸引和善待各路神仙,還要善待河流和高山。”懷柔科學城的科技創新生態正吸引眾多科學家、科技企業家人才“來也,安也”。
關鍵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