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龍網訊(記者 劉美君)12月30日,記者從北京市海淀區獲悉,海淀區背街小巷環境三年精細化整治提升任務已全部完成,全區464條背街小巷環境煥然一新。看到原來破舊雜亂的背街小巷改造后煥然一新的場景,路過的居民紛紛豎起大拇指。
位于北京西三環航天橋東側的阜成路北三街。千龍網記者 劉美君攝
【資料圖】
當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西三環航天橋東側的阜成路北三街。街口有帶著頂棚和凳子的小廣場,明麗的色彩令人眼前一亮。沿路而行,步道整齊,每隔一段就有休憩座椅、景觀雕塑。
曾經,這條路因特色不足,缺乏公共活動空間和公共服務設施,影響了區域宜居指數。為提升生活品質,海淀區甘家口街道對該街區實施了環境建設工程,并在街巷兩側廣場和沿路兩側補植櫻花,打造出“一邊賞櫻,一邊吃美食”的甘家口地區美食文化名片。
“改造后的阜成路北三街變化真是太大了,點點滴滴都彰顯出這座城市的溫度。”居民史先生說,道路兩端全新打造的城市小型會客廳,設置了不少圓桌和座椅,人們可以坐下來曬曬太陽、跟老街坊聊聊天,在寒冷的冬日里帶給人們別樣的愜意。
“原來自行車也好,汽車也好,都是隨便停車,比較亂,現在規整得確實有模有樣了。”在附近住了快60年的張阿姨對這條街的變化也是贊不絕口,帶著頂棚和凳子的小廣場特別方便,下個雪下個雨,有個遮擋的地方,走累了曬曬太陽,和街坊們聊聊天,特別舒服。用張阿姨的話說,雖然說地方不大,但是確實也是用心了。
甘家口街道辦事處工委書記孫鵬介紹,我們對沿線的商業進行了調整,留下了群眾滿意的一些精品美食,還有一些其他服務配套的商業實體;沿街增加了將近10處座椅,游人、過路的人都可以在這休息。再有,我們把玉淵潭的櫻花樹從公園引到街道,目前種了16棵,準備再進行增補,讓櫻花的文化更多地延伸到居民的生活當中。
事實上,阜成路北三街只是海淀區背街小巷舊貌換新顏的一個縮影。海淀區城管委環境建設科副科長焦慶輝表示,三年來,海淀全區共有464條背街小巷完成精細化環境整治提升,覆蓋了所有具備條件的街巷。下一步,我們會把這些街巷串聯起來,形成區域上的綜合治理。目前像北太平莊街道的文慧園片區,羊坊店街道的北蜂窩片區,包括下一步在上地街道,清河街道,其實每個街道都有大概的一個片區治理的理念。我們要以點帶面實現整個海淀區環境綜合整治的整體躍升。
記者了解到,海淀區現有背街小巷464條,自2017年起,海淀區大力推進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工作。2020年,海淀區將行動升級,開展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整治提升三年行動。
歷時三年,海淀區464條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整治提升任務目前已全部完成。其中,達到了精治類298條,維護類166條。據了解,海淀區建立了精細化長效管理機制,發揮街巷長、街鎮責任規劃師、“小巷管家”志愿者、街巷“門前三包”責任單位等多元作用,整合綜合執法、環衛保潔、道路、綠化養護作業隊伍、網格員、協管員、志愿者等3萬余人的共治力量,協調聯動,加強日常巡查管控,月度專項考核通報,形成“小微”問題不出街巷,一般問題不出街鎮,復雜難題“吹哨報到”解決的長效精細化管理議事協調管理機制。
截至目前,海淀區在29個街鎮完成注冊街鎮級志愿服務隊29個,社區、村級志愿服務隊達574個,覆蓋率100%,實現了背街小巷治理成果長效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