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秋冬季,空氣擴散條件進入全年較差階段,通州區充分認識大氣污染防治的嚴峻形勢,提高站位、增強共識,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管控體系,構建大氣污染防治“巡查網”“責任鏈”“防火墻”,堅決打好秋冬大氣污染防治攻堅硬仗,守護副中心藍天白云。
碧水藍天的北運河。(資料圖)記者 唐建/攝
【資料圖】
事前統籌規劃
織密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巡查網”
組織培訓,提升網格員發現污染源能力。定期開展網格員培訓,解讀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明確污染源及違法行為判斷標準,提高網格員對網格內污染源動態變化情況的判斷能力。動態更新,及時掌握污染源分布情況。全區街道、鄉鎮每月組織網格員開展污染源摸排,重點掌握污染源現狀及抑塵措施采取情況,并動態更新基礎臺賬。精心設計,確保巡查區域全覆蓋。每月初按照“區域全覆蓋、污染源全覆蓋”的原則,合理安排網格員日常巡查線路,及時匯總、分析日常巡查情況,努力做到日常巡查覆蓋所有污染源。
事中強化督查
擰緊大氣污染防治“責任鏈”
問題導向,加大日常督查檢查力度。今年截至11月,區委生態文明委生態環境保護督查辦共對全區5600處涉氣類點位開展督查檢查工作,發現問題點位2776處。其中,對16處嚴重問題點位下發督辦通知,423處問題點位下發督查通知,2234處問題點位移交屬地立行立改。緊盯重點,持續推進精細化管控。狠抓在施工地、閑置裸地、砂石料場、拆遷工地重點區域,對執法監管加“嚴”,對巡檢頻次加“密”,以點帶面鞏固污染防治工作成效。
事后結果評價
筑牢大氣污染問題反彈“防火墻”
啟動約談,不斷推動責任落實。依據《通州區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問題約談、移送暫行辦法》,主管區長針對空氣質量排名靠后、道路塵負荷持續高值、環境保護類執法量較低等問題突出的屬地啟動約談工作。嚴肅查處,倒逼違規違法“不敢違、不想違”。嚴格依據法律法規查處,通過聯合執法、聯合懲戒,倒逼責任單位落實污染防治主體責任。開展評估,確保壓力傳導到位。依據行業主管部門及各屬地的大氣污染防治管控情況,每月對其工作進行量化評定并通報排名,有效壓實各單位大氣污染防治職責。
關鍵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