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千龍網訊(記者劉美君)12月7日,北京市大興區人民醫院互聯網診療啟用,全科醫生劉建英隔著屏幕為第一位預約患者進行診斷,不用到場、避免交叉,遠程的“懸絲診脈”讓患者倍感安全和便捷。
對于患者來說,在家就醫的線上操作用一個智能手機就能搞定,不僅簡單便捷,還減少了路上奔波,特別是在疫情形勢緊張的當下,互聯網診療為百姓提供了便捷有效的就診途徑,足不出戶即可以享受到日常的診療服務。
大光區人民醫院院長曹樹軍介紹,當前疫情仍處于快速發展期,作為人員密集的特殊場所,醫院適時根據疫情防控政策進行動態調整,在籌備黃碼醫院建設過程中,精準實施分級診療措施,通過劃定“急癥急救、慢病緩醫、涉陽分流”等不同就醫群體診療渠道,全力滿足各類群體看病就醫需求,最大化提供醫療資源保障。
“此次啟用的互聯網診療,主要針對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和需要復診的群體,有一定就醫需求但不急迫,患者可以通過視頻,將身體不適的癥狀和就醫問題反饋給出診醫生,醫生通過與患者溝通、詢問病史,給予病情評估和用藥指導。”曹樹軍說。
記者了解到,大興區人民醫院推出的互聯網診療服務得到了不少患者青睞,目前,每周一、三、五開診,患者可以通過醫院APP、服務號及小程序預約掛號,還可提前上傳病歷及檢查結果資料,醫生開具的藥品處方及檢驗檢查申請單可在線支付,藥品可快遞到家或來院自取。
科學分流不同就醫人群,有利于減少就醫人員集聚和交叉,有效強化對脆弱人群的保護。曹樹軍表示,下一步,大興區人民醫院將根據疫情防控政策變化,及時增加網上掛號基數,為轄區群眾提供更多就醫渠道,最大程度強化涉疫安全保障。
關鍵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