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順義城管局消息,自順義區推進“基本無違法建設區”創建工作以來,2022年已依法拆除各類違建470.09萬平方米。據介紹,在創建“基本無違法建設區”過程中,北京市規自委順義分局、順義區城管委充分發揮“雙牽頭”部門職能作用,積極協調公安、消防等部門,全力支持、保障各屬地開展創建“基本無違法建設區”行動。
(資料圖片)
采取“集中拆除+持續治理”模式
隨著機器的轟鳴聲,今年7月,位于順鑫石門市場西側4處共3.28萬平方米違法建設應聲倒地,這處搭建多年的違法建設被依法拆除。據了解,該地4處違建為2003年至2009年建設,用途為冷鏈、倉儲庫房及商業經營,規劃用地性質為生態混合用地,未取得規劃許可證。仁和鎮拆違辦工作人員、村委會工作人員、包村干部等多次約談當事人,宣傳拆違政策,最終商定由當事人自拆、鎮政府協助拆除。
拆除過程中,仁和鎮安排外圍保障人員對出入口及周邊設置警戒線,引導周邊車輛駛離現場,保障拆違現場秩序。違建拆除后,現場工作人員組織對大件建筑垃圾及雜物進行集中清運,保障了現場環境整潔。“拆除違建,既消除了安全隱患,也提升了環境,對我們居民來說是件好事。”附近一位居民表示。
據介紹,順義區按照“集中拆除+持續治理”相結合的模式,堅持控新生與拆除既有相結合,堅持新生違建“露頭就拆”,既有違建“大力壓減”,最大限度地擠壓違建空間,加快“基本無違法建設鎮街”的創建。
騰退空間變身街心公園
據介紹,違法建設被順利拆除后,騰退出來的空間得以再利用,各屬地與居民精準對接,滿足當地居民的實際需求。
后沙峪鎮雙裕北街有一處3200平方米的違法建設騰退地塊,為合理規劃該地塊,該鎮收集周邊小區居民意愿,并召集居民代表、社區黨員及熱心群眾共同商議,居民代表普遍反映該社區周邊缺少戶外運動場所,為了滿足居民需求,最終決定該地塊東側修建街心公園,在地塊西側新建休閑體育廣場,讓群眾在家門口就可以逛公園、鍛煉身體。目前,街心公園、體育廣場均已對外開放。
拆違土地留白增綠“摸得著”
據介紹,順義區充分利用拆違騰退土地,實施“留白增綠”,建公園、建廣場、建市場、建便民停車場,將城市功能不斷補齊、環境提升效果逐步釋放,拆除違建的成效真正讓居民看得見、摸得著。
在楊鎮沙嶺村則將拆違地塊打造成便民服務點,拓寬鎮域內農戶農產品自產自銷渠道;在南法信鎮則利用北法信村拆違騰退土地建設停車場,設置車位380個,解決村內亂停車和停車難問題;在高麗營鎮五村則合理利用拆違騰退地塊打造休閑廣場,該項目占地總面積6623平方米,預計11月竣工。
關鍵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