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鹽、碳水化合物,其特有的番茄紅素具有抗氧化效果,并且果實形狀各異,顏色多樣,既可做菜用,又可做水果,深受消費者喜愛,是北京地區最重要的果類蔬菜之一。番茄適應性強,單產高,市場需求量大,效益高,深受生產者青睞。夏季番茄易出現著色不勻、裂果、腐爛,糖酸比不適宜,機械損傷等問題,品質無法保證,損耗率高,影響種植效益。因此,做好夏收番茄采后管理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為此,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特提出如下指導意見,供廣大生產經營者參考。
適時采收
(資料圖片)
達到采收標準的番茄
番茄采收標準與品種、銷售距離、銷售方式有關。判斷適合采收的依據,以到達終端消費時,番茄品相最佳、品質最好為原則。應根據品種特性、食用方法、銷售方式、銷售距離,采后直接銷售還是需要貯藏,制定番茄采收標準。薄皮番茄應適當降低采收成熟度,減少裂果現象;夏季果實轉色時間短,采收集中,銷售壓力大,如不能及時銷售,應按照貯藏要求確定采收標準。夏季番茄過早采收,硬質番茄果肉硬、品質差,薄皮品種番茄風味淡,水果番茄品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口感差。番茄采收成熟度一般控制在四至八成熟采收,具體根據品種類型、食用方式、銷售方式決定。采收應在無雨水、露水干后采收;手接觸會造成果皮和果肉內部發生變化,采收時應配戴手套。
采收標準與保存條件等有關
關注商品性
空果、畸形果、小果、著色不均、裂果、缺素癥狀,口感差、糖酸比不適宜,機械損傷為影響商品性主要問題。夏季番茄采收期集中,不同茬口出現采收高峰期略有差異,本市一般在6月中下旬、7月中下旬、8月中旬。番茄按照果皮厚度分為薄皮品種、厚皮品種,按照食用方式分為菜用普通番茄和水果型番茄。整齊度高、商品性好的番茄,建議分級銷售,增加銷售收入;小果、空洞果、畸形果比例高,整齊度差的番茄,建議混合銷售。空果、小果多為座果多且未疏果,肥水管理不當造成;著色不均多為葉片遮擋所致;畸形果多為花芽分化期溫濕度不適宜,也有部分生物調節劑使用不當造成的;機械損傷多為采收、包裝、貯運方法不規范造成;裂果與品種、肥水管理、成熟度過度有關;口感差、風味淡、糖酸比不適宜,與品種、施肥種類及比例,控水情況,采收成熟度有關。采收成熟度與品種、銷售方式、銷售距離、直接銷售或貯藏等因素有關。
番茄商品性要求:果形整齊,顏色符合品種特點,成熟度適宜,色澤一致,無明顯果皮顏色不均現象;新鮮,表皮完好、光滑、鮮亮、潔凈,無機械傷;無皺縮、無畸形、無裂果、無空洞果、無異味。
缺鈣癥狀
成熟度過高造成裂果
包裝方式合理
番茄包裝方式多樣,應根據品種特點、銷售方式選擇合理的番茄包裝方式;使用的包裝材料型號應與番茄規格匹配,既可避免機械損傷問題發生,也能避免包裝材料浪費,降低包裝費用。氣調包裝為新型包裝方式,通過調節不同比例的氣體,最大限度抑制番茄呼吸強度,從而延長番茄貨架期。電商銷售的番茄,包裝方式應重點關注破損問題,以及避免擠壓造成的腐爛問題發生。夏季分選、加工、包裝等工作時,應配戴手套,可避免手溫過高造成番茄內部損傷,利于保持番茄商品性。
番茄不同包裝方式
電商銷售預防擠壓包裝方式
配送過程規范
對配送距離較遠的番茄,應綜合考慮品種、采收成熟度、包裝方式、配送條件、配送周期等因素,以產品到達消費者時外在品相和內在質量符合交貨標準為原則,確定合理采收標準,并采用防破損、防擠壓的包裝方式,減少番茄機械損傷、腐爛等問題發生。
配送方法不當造成番茄擠壓
根據配送距離選擇采收標準
家庭保鮮得當
番茄適合存放溫度范圍較寬,8-12℃甚至更高溫度也可以,而家用冰箱溫度一般2-6℃,在冰箱存放5天以上,極易出現果肉變硬,食用品質降低等冷害問題。夏季番茄可裝入保鮮袋內,再放入冰箱保存,提高袋內溫度,避免冷害等問題發生。食用前應在室溫下存放24小時,鮮食番茄口感更佳。
番茄冷害癥狀
關鍵詞: